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SOL > Info

新華社為何緊盯“幣圈”那些事?_區塊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來自新華社。

10天內連發6篇調查報道,從挖礦到交易再到融資,涉及虛擬貨幣產業鏈上的多個重要環節……新華社這組調查報道篇篇切中“幣圈”亂象的要害,不僅在“幣圈”掀起一股狂風,更將整個虛擬貨幣產業鏈存在的種種問題公之于眾。

新華社為何要緊盯“幣圈”那些事?

不能讓“空氣幣”收割了血汗錢

崩盤、跳水、血洗……自5月19日以來,這些“慘烈”的詞一遍遍地用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行情走勢上。每次價格大幅變動都牽動著“炒幣者”的心緒,也刺激著每個圍觀者的神經。  

比特幣一夜大跌近30%,記者聯系“幣圈”熟人了解情況,哀鴻遍野。有的因加杠桿賬面300萬元瞬時“蒸發”,有的近期盈利全部回吐,有的因交易平臺異常無法操作而損失慘重……

圖為記者和一名投資者的微信聊天截圖。5月19日,該投資者因虛擬貨幣杠桿交易爆倉,損失慘重。

一夜暴跌所帶來的風險警示,強過千萬次耳提面命,但這些慘痛的代價本是可以避免的。必須要盡快發出報道,將幣圈的投資風險揭示出來!  

新華社:加密貨幣是金融創新還是“龐氏騙局”:以比特幣、以太幣和瑞波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并沒有主權信用背書,是通過算法生成的。因此,加密貨幣能不能稱為貨幣,在業內存在較大爭議。具體到比特幣,英國杜倫大學金融學首席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杰表示,比特幣實際應用場景非常有限,其價格飆升是典型的投機泡沫,與17世紀荷蘭“郁金香泡沫”相似,甚至可以說是“龐氏騙局”。(新華社)[2021/5/28 22:52:26]

5月20日第一篇向公眾介紹幣圈風險的稿件順利播發,立刻引來市場普遍關注。隨后10多天,虛擬貨幣經歷了一波又一波“過山車式”的漲跌,新華社緊跟熱點發出一篇又一篇調查報道,不少人從中看清了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的“門道”:

那些專注于通過“空氣幣”圈錢的創始人們,往往先注冊一個空殼公司,花錢找外包團隊設計一款“虛擬幣”;通過打廣告、辦講座、名人站臺、網絡直播等方式,將項目吹得天花亂墜;再拉投資者利用海外平臺眾籌“上市”、充值交易;巨量持有者操控價格飆升,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后拋售,“收割”投資人的血汗錢。

狗幣、貓幣、豬幣、鰻魚幣……

“空氣幣”如空氣一般,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實物依托、不具備應用價值。

聲音 | 新華社:央行貿金區塊鏈平臺與香港平臺對接進入技術細節落地階段:2月5日消息,據新華社4日報道,中國央行相關人士介紹,央行推出的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已經開啟國際化拓展進程。去年11月,該平臺與香港貿易聯動平臺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啟動兩地貿金平臺的互聯互通工作,為不同經濟體的貿易主體架設數字化貿易融資橋梁,助推“一帶一路”經貿往來。目前,兩地平臺的對接工作已深入到技術細節落地階段。未來,央行貿金平臺將連接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同類平臺,形成一個廣泛連接的全球貿易融資高速公路。[2020/2/5]

這樣的投機炒作標的一旦價格崩盤、潮水退去,帶給投資人的只有巨大損失和悔不當初。

而且,就目前我國現有司法實踐來看,虛擬貨幣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后果和引發的損失由相關方自行承擔。

在采訪過程中,受騙人曹女士的一番話令記者印象深刻。她說:“我知道投資虛擬幣風險很大,但當時想的是,只要有人買入,我在中間轉手,總能賺到錢。”  

上當受騙被收割的投資者中,有部分受高收益驅使、被花言巧語欺騙,但也有不少人明知道可能是場騙局,卻仍愿意鋌而走險,寄希望于自己不會是“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就是在這種“賭徒”心態下,不少投資者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布下的陷阱。  

聲音 | 新華社:有些領域“上鏈”效應明顯 但“偽應用”不容忽視:記者調查發現,在金融、財政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降低計算成本,增強資產可信度,已經悄然實現在這些場景中落地。但在區塊鏈應用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偽應用”。比如,一些“區塊鏈養雞”“區塊鏈文物鑒定”等所謂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數據僅僅存儲在自己公司的服務器上,沒有同步給上下游,隨時可以被篡改,并沒有解決信任問題。并且由于區塊鏈技術涉及多方實體數據互聯互通,應用落地及推廣需協調多方機構,區塊鏈平臺建設和協調難度仍然較大。(新華社)[2019/12/11]

因此,在系列報道中,記者常常花大篇幅來提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苦口婆心地勸誡公眾遠離“炒幣”,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稿件播發后的網友留言中,記者得到了正向反饋。不少人直言已認清投資風險,不會貿然涉足看不清、搞不懂的領域。

不能讓高耗能“礦場”擠占寶貴資源

既然要起底“幣圈”亂象,就必須從產業鏈的上游調查起。  

動態 | 新華社:區塊鏈技術可直接連接消費者和共享經濟提供者:新華社今日發文《共享經濟“突圍”路在何方》。文中表示,新技術總能帶來更多可能性,如區塊鏈技術有可能直接將消費者和共享經濟提供者聯系在一起,完全取消中間人。[2019/1/27]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沒有實物,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需要根據算法通過計算機運算獲得,俗稱“挖礦”。

虛擬貨幣挖礦要借助計算機運算,用于挖礦的“礦機”要具備極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一般功率較大。

“礦主”們為了早些挖出虛擬貨幣換錢,將許許多多臺“礦機”集中起來形成“礦場”,沒日沒夜地開挖,因此電力消耗巨大。

5月26日,記者探訪的一處“礦場”的廠房外觀。其名為“數據中心”,實為“礦場”。新華社記者張云龍攝

“礦場”電力消耗有多大?必須赴實地一探究竟。但暗訪這種隱蔽在深山峽谷中的“礦場”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  

從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鎮乘車,開過一段地圖上都沒有的土路,記者終于抵達了河岸邊一處“礦場”。

簡易廠房內,一排排大鐵架子上,高速運轉的“礦機”散發出陣陣熱浪,風扇巨大的轟鳴甚至蓋過了不遠處大渡河支流巴郎河湍急的水流聲。  

新華社:區塊鏈技術有望帶來個人數據保護“革命”:\t今日晚間,新華社發不新聞分析文章《區塊鏈如何帶來個人數據保護“革命”》。文章中寫道,大數據時代,個人的數據被認為是黃金般珍貴。個人數據泄漏令人擔憂,但絕大部分人不可能因為害怕數據被收集而切斷與互聯網的聯系,而現階段有責任保管個人信息的企業、學校、酒店、社交網站等往往擔責不力。專家們認為,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帶有加密、信任、點對點、難篡改等特征的“中間件”,有望解決這個難題。[2018/4/19]

通過與“礦場”幾名康定本地運維人員攀談,記者了解到,這家公司以“水電消納”的名義、打著“數據中心”的旗號,實際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像這樣直接從小水電站接電的“礦場”,該公司在川西地區還有十幾個。  

隨著調研日趨深入,“礦場”的耗電量越發令記者嘆為觀止:

一些“礦場”一天就耗電上百萬度;西部某省一家“礦場”一個月能“吃掉”4500萬度電;西南某地的“礦場”一年耗電量相當于三個市一年耗電總量;全球比特幣挖礦的電力消耗相當于一些中等國家的電力消耗……

5月26日,記者在西部某省一家“礦場”看到,每間機房的金屬架上擺滿了“礦機”,現場風扇轟鳴,機箱外側滿是灰塵。新華社記者張云龍攝

如此大的耗電量,既沒有支持什么實體產業,也沒有產出什么實際價值,更沒有帶動就業和稅收。

記者走訪的一家號稱從事“數據業務”、實則挖礦的企業,去年月均耗電量高達2500萬度,全年納稅卻只有25萬元,偌大的廠房只見到幾名工人的身影。  

在我國,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在2018年就已逐步肅清,但是對于挖礦行為,當時監管未明確開展打擊和治理工作,亦不曾鼓勵。  

在記者的印象里,早幾年地方政府對于“礦場”的態度并不一樣。有的明顯“不歡迎”,有的則保持觀望,只要“礦場”不違規從事金融業務、不參與洗錢活動、不“偷電”,便允許其經營。  

一些“礦場”以“水電消納”為名,打著“區塊鏈”“大數據”的幌子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竟然堂而皇之地進入了某些地區的“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成為水電消納“示范企業”。  

5月26日,記者探訪“礦場”現場,一些設備“殘骸”被隨意堆砌在大廳一角。新華社記者張云龍攝

隨著虛擬貨幣層出不窮,挖礦的耗電量也在爆炸式增長,這對我國能源供給帶來巨大壓力。

高能耗的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警覺。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采取多項政策措施清退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截至4月底已關停清退35家挖礦企業。  

這一次,國家和地方都傳遞出了更加清晰有力的信號。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的第五十一次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不僅需要地方政府主動發文叫停挖礦行為,切斷增量;還需要推出包括電價、土地、稅收、環保等多方面的綜合措施,推動存量企業有序退出。

不能放松制度的籬笆

“既然我國已經肅清了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混跡‘幣圈’?似乎并未耽誤炒幣。”網友常在對稿件的評論中發出類似疑問。  

早在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就發文明確,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也就是說,從那時起,比特幣不能兌換成人民幣,也不能用于支付結算。

那么,國內“礦場”挖出的大量虛擬貨幣是如何變現、維持企業運轉的?境外交易平臺上國內投資人的虛擬貨幣是如何實現充值、提現的?  

這說明,部分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沒有嚴格落實相關要求,給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留下可乘之機。在采訪中,不少專家表示擔憂: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投機風險會不會正向金融體系傳導……

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公告,再次明確:  

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會員單位不得用虛擬貨幣為產品和服務定價,不得承保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虛擬貨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服務。互聯網平臺企業會員單位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網絡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  

協會發聲引導會員單位加強自律固然重要,但監管部門及時出手更加直接有效。有人建議:監管部門應對違規提供服務的機構加大懲戒力度,殺雞儆猴。

其實,不該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提供支持的,不光是金融機構。當前,對投資虛擬貨幣“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的包裝宣傳隨處可見,視頻網站、群聊貼吧有所謂“大V”引流,朋友圈有“資深人士”傳授“炒幣”經驗,境外平臺App能夠在境內順暢操作交易……

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監管,不是單一部門的單一監管,而是要綜合施策。相關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參與進來,實施功能監管。  

若只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虛擬商品買賣,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有參與交易的自由。

但如果把虛擬貨幣包裝成“一本萬利”的投機炒作標的,吸引投資者涌向交易平臺,就必須扎緊制度的籬笆、維護百姓的利益。  

虛擬貨幣暴漲暴跌仍在持續,誰也不知道這列“過山車”何時駛到終點。不過,通過一系列調查報道,如果能讓越來越多人遠離“幣圈”風險,及時踩下“剎車”,防止風險進一步傳導,也便實現了新華社緊盯“幣圈”的初衷。

Tags:區塊鏈比特幣加密貨幣虛擬幣銀行區塊鏈比特幣是什么意思能換來真錢嗎加密貨幣騙局騙女人套路虛擬幣現貨和合約區別

SOL
去中心化云服務網絡 Sukhavati Network 完成 800 萬美元新一輪融資_RES

鏈捕手消息,Web3.0去中心化應用管理存儲服務網絡?SukhavatiNetwork宣布完成8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1900/1/1 0:00:00
非托管投資應用 SmartDeFi 完成 100 萬美元融資,將于二季度正式推出_ENT

鏈捕手消息,總部位于舊金山的非托管投資應用程序SmartDeFi宣布完成100萬美元Pre-seed輪融資.

1900/1/1 0:00:00
聚合器會是DeFi里最大的價值捕獲者嗎?_NFT

本文來自IOSGVenture。聚合器,比如Google、Facebook、Uber、Airbnb,是互聯網上最大的價值捕獲者.

1900/1/1 0:00:00
矩陣元孫立林:隱私計算如何解決數據產權和交易難題?_BIT

本文發布于界面新聞,嘉賓:孫立林,撰文:司林威。新冠疫情給全社會造成了極大沖擊,科技工具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界線日漸模糊.

1900/1/1 0:00:00
治理程序可抽取價值 GEV 危害協議安全,該如何防范?_區塊鏈

本文發布于以太坊愛好者,作者:LelandLee&AriahKlages-Mundt,翻譯:阿劍。治理程序是協議的最終擁有者.

1900/1/1 0:00:00
狗狗幣暴漲:當幽默成為價值創造的新視角_DOG

本文來自于Medium社區,作者為RichardKnight,并經由鏈捕手編譯。從開始權當玩笑發行的山寨幣到現在躋身世界最大加密貨幣之列,狗狗幣的身價在過去的12個月時間里實現了22879%的驚.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