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ETH > Info

最隱秘的醫療數據,如何通過區塊鏈流轉?_SOL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文|比薩“中國醫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醫生,能承受中國醫生這樣的壓力。”紀錄片《中國醫生》的導演張建珍曾這樣感慨。她發現,近五分之一的中國醫生,每周的工作時間超過80小時。有些三甲醫院的醫生,一天要做三臺手術,工作17個小時。在此情況下,醫生成為猝死率最高的職業之一,醫患矛盾也不時爆發。實際上,通過分級診療,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受制于種種情況,分級診療的落地遇到了各種挑戰。區塊鏈技術,會成為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大利器。有了它,病人可以不再因為小病就一窩蜂扎堆去大醫院,醫患矛盾或許可以因此大幅減少。而在保障醫療數據的安全、高效流轉方面,區塊鏈技術也可以解決很多難題。此外,在建設區塊鏈平臺的過程中,醫療行業也會被倒逼著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字化水平。區塊鏈技術正逐漸在醫療業扎根。打通醫院與醫院之間的數據孤島,讓患者的醫療信息安全流轉,這一天距離我們已經不再遙遠。醫療難題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醫生和護士成為了全國焦點。全國醫務人員支援湖北,逆行奔赴抗疫第一線,無疑令人感動。但在疫情面前,醫療行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如被質疑瞞報疫情、患者難轉診等。這些問題能否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答案是肯定的。醫療數據信息流轉,是區塊鏈率先落地的領域。醫療數據,一直是高度敏感的數據類型,它們也往往容易被泄露。“醫療數據被人盯上的原因很簡單,這些數據價值巨大,一旦被人獲取,可以用于各種商業用途。”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相關產品負責人李艷告訴一本區塊鏈。她以一個地區的新生兒數據信息為例:假設某個地區的新生兒數據被當地紙尿褲企業獲取,這個企業就能精準調整產能,獲得更多利潤。此外,一些莆田系醫院也熱衷于在黑市收購患者的個人醫療信息,再由此誘騙患者前往醫院治療。由于醫療數據存在巨大的商業價值,在這個行業,數據泄露事件常常發生。國外安全機構RiskBasedSecurity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起,國內外就不斷出現健康醫療數據泄露事件,僅2019年上半年,全球醫療行業就發生了224起數據泄露事件。“在醫療行業,數據的內部威脅大于外部威脅。調查顯示,醫療機構數據泄露事故中,內部監守自盜占比60%。這在其他行業并不多見。”李艷表示。

DMG Blockchain Solutions 6月產出53.2枚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比特幣礦企DMG Blockchain Solutions公布6月初步挖礦結果,以0.71EH/s的真實哈希率產出53.2枚比特幣。[2023/7/4 22:17:17]

在數據泄露問題之外,醫療行業還面臨著數據孤島的問題。“中國有兩套健康醫療管理體系——醫療管理系統和醫保管理系統,但二者并不互通。”李艷告訴一本區塊鏈,“其中,醫療管理系統中多項標準缺失,電子病歷模板互不兼容,各省差異巨大;醫保管理系統相對有統一標準,但跨省仍然是個難題。”在許多醫療機構,電子化的病歷、檢查單尚未普及,醫生仍需要手寫病歷,不僅效率低下,還會給患者的會診、轉診工作帶來障礙。此外,醫療數據還面臨著人為造假的問題。2018年的一份資料顯示,在醫療數據結構化問題中,有30%-50%的信息是不真實的。在一些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記錄病歷時依賴“復制粘貼”。同時,患者甚至醫院騙保的案例也層出不窮。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篡改數據往往難以避免。面對這些問題,醫療行業亟待區塊鏈技術的賦能。醫療數據管理

Binance.US暫停通過OCBS進行BUSD存款和取款:金色財經報道,Binance.US 的狀態面板顯示,已通過 One Common Billing System(OCBS)禁用 BUSD 穩定幣對,受影響的服務包括 BUSD 存提款、買賣與交換加密貨幣期權。Binance.US 稱,這是暫時中止,正在努力恢復所有服務。[2023/3/31 13:38:08]

數據易泄露、易篡改、難共享,讓醫療數據管理成為難題。而因為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勢,區塊鏈有望成為醫療數據管理中的一大利器。2016年,清華大學初步搭建了基于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SOLAR平臺。此后,清華大學與福州市政府聯合組建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SOLAR團隊正式組建。這一系統建立了兼顧數據確權和隱私保護的數據共享體系架構,并實現了可信、可管、可追溯的數據存儲、流通與隱私保護。“目前,我們在醫療數據的應用主要有三大場景,分別是科研數據共享、聯盟監管機構與個人健康數據保管箱。”SOLAR團隊產品負責人李艷告訴一本區塊鏈。其中,科研數據共享關注B端,主要面向醫院等醫療機構;聯盟監管機構關注G端,主要服務于政府等監管部門;個人健康數據保管箱服務關注C端,為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Seed Club Ventures公布已投資項目,包含Lens Protocol等:3月28日消息,DAO加速器SeedClub發文公布旗下風投基金Seed Club Ventures已投資項目。Seed Club Ventures在preseed輪和種子輪投資了包括Guild、StabilityAI、LensProtocol、Coordinape和Molecule在內的互聯網原生項目,投資領域涵蓋人工智能、去中心化科研和Web3社交等前沿領域。

此前報道,3月21日消息,Seed Club 以2500萬美元的資金啟動了其風投部門Seed Club Ventures。該筆資金將在未來幾年內部署到種子前和種子階段的項目,為DAO和開放社區建設基礎設施、應用程序和工具,投資金額從1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不等。[2023/3/28 13:30:54]

數據:本周NFT銷售額下降5.4%至1.93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與上周相比,本周NFT銷售額下降了5.44%,19個不同區塊鏈的銷售額為1.9308億美元。Cryptoslam.io統計顯示,30天銷售額普遍下降,總銷售額為9.1254億美元,比上月下降超過29%。本周NFT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區塊鏈是以太坊(1.07億美元)、Solana(2600萬美元)、Polygon(600萬美元)、Immutable X(530萬美元)和Cardano(316萬美元)。[2023/3/27 13:27:52]

SOLAR科研數據共享平臺界面在B端場景中,A醫院可以向B醫院提出數據申請需求,后者響應需求,平臺就會將后者共享的數據上鏈。后續情況,比如A醫院使用了B醫院的哪些數據、使用次數、有沒有轉移給第三方醫院,都一清二楚。“這些數據在科研數據共享平臺上進行流轉,數據去向可追溯。這就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李艷表示。而在C端的個人健康數據保管箱場景中,平臺可以服務于慢性病患者及更多人群,讓他們更好地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目前,該平臺以上線了一款控糖應用,主要服務的是孕婦群體。這是因為,女性在妊娠期,基礎代謝偏高。所以部分孕婦會面臨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風險,引發妊娠期糖尿病。在SOLAR的個人健康數據保管箱場景中,孕婦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實時記錄、監控自己的血糖數據。與此同時,這些信息還可以通過區塊鏈平臺共享給醫院,讓醫院及時掌握孕婦的血糖狀況。事實上,病歷、處方等醫療信息的安全流轉,也是區塊鏈在醫療行業最先落地的領域。早在2015年4月,美國區塊鏈企業公證通就曾宣布與醫療記錄服務方案供應商Healthnautica合作,運用區塊鏈技術保護醫療信息,防止數據篡改的發生。2016年3月,老牌企業飛利浦也宣布成立區塊鏈實驗室,研究區塊鏈在醫療健康產業中的應用。而在國內,2017年,騰訊與廣西柳州工人醫院合作,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院外處方流轉”服務。患者可以在院內開處方,在院外購藥。在這一過程中,區塊鏈可以防止處方信息被篡改,讓處方在院外仍然有效。分級診療

區塊鏈數據分析工具Dune引擎V2開始支持Avalanche數據:7月21日消息,區塊鏈數據分析工具Dune引擎V2開始支持Avalanche數據,目前上線的幾個儀表板包括Avalanche代幣供應量、Avalanche NFT市場和Snowsight(mempool流服務和用于Avalanche C鏈上最大可提取價值 MEV 搜索者的交易傳輸服務)。[2022/7/21 2:28:42]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也給分級診療制度帶來了新的機會。在醫療行業,分級診療呼聲由來已久——所謂分級診療,即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治療的難易程度,讓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避免其扎堆大醫院,浪費醫療資源。在疫情之下,分級診療也可以控制疫情擴散,防范交叉感染。但在現實中,分級診療面臨重重障礙。“醫療數據共享難,是分級診療難以深入開展的原因之一。”北京共識數信創始人王毛路對一本區塊鏈表示。對于患者而言,由社區醫院轉院到上級醫院,需要面臨病歷、檢查單等一系列醫療數據的流轉,流程十分繁瑣。而區塊鏈則在技術平臺層面,建立起了醫療機構間的數據管理、共享機制。在此基礎上,分級診療不難實現。2017年8月,阿里健康宣布與常州市合作“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分級診療是其中的一個研究領域。在這個項目中,居民在社區衛生院進行體檢時,如果被篩查罹患心腦血管疾病,就可以由社區醫生通過區塊鏈,實現病歷向上級醫院的授權和流轉。這一點是如何做到的?具體來說,在患者轉診過程中,轉出醫院會填寫轉診申請,并將對應病歷的哈希值發送到區塊鏈節點。節點收到轉診申請后,會自動檢測病歷是否存在,并將轉診申請與患者信息推送給轉入醫院。而轉入醫院確認接收后,則可以通過哈希值檢索到區塊鏈上的病歷文件,并以此指導病人診療。在此情況下,患者不需要重復做二次基礎檢查,就可以享受醫聯體內各級醫生的全程醫療服務,實現“早發現早診療”。2019年,共識數信也承擔了國家衛健委的一項課題,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合作,解決醫聯體內的病例共享、分級診療等協同問題。福建協和醫院主導的醫聯體以三級醫院為核心,整合了區域內多家二級醫院與社區、鄉鎮衛生服務機構。在醫聯體內,各個醫療機構構建了一個聯盟鏈,并將轉診、會診業務需要的醫療數據通過區塊鏈進行流轉。具體而言,醫療數據本身并不上鏈,鏈上平臺僅負責數據目錄的索引、掛接與身份認證請求。平臺在收到醫療信息需求后,會核對機構的私鑰,并實現私鑰隔離與數據加密傳輸。

轉院流程圖值得一提的是,區塊鏈技術不僅在醫療信息管理、分級診療等領域發揮了作用,也提升了醫療行業的數據化水平。“醫療行業還是一個比較依賴醫生手工作業的行業。”一位區塊鏈從業者表示,“許多醫院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如患者的檢查單、病歷信息等,但很多醫生還是習慣于閱讀紙質的檢查單。整個行業的數據化水平并不高。”而各種區塊鏈醫療平臺的建立,讓許多醫療機構終于開始著手,實現醫療數據的數字化、標準化。“所有的醫院都有自己的數據,我們力推醫院數據打通,但將近20年,一直沒有達成成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蔣煒曾這樣告訴媒體。如今,因為區塊鏈技術,這一困境正在被打破。病歷流轉、數據保護、分級診療……區塊鏈技術逐步在醫療領域落地。區塊鏈+醫療的時代,正在到來。

Tags:區塊鏈ANCSOLSEED區塊鏈運用的技術中不包括哪一項Ac/sBNBX Financesol幣價格Seed Club

ETH
每當比特幣社群中提及蘭博基尼的次數變多,那就一定是牛市來了_INJ

編者按:本文來自巴比特資訊,編譯:CaptainHiro,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八竿子打不著的蘭博基尼和比特幣之間居然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

1900/1/1 0:00:00
2020房市拼圖,資產上鏈能否成為下一個房市高地?_加密貨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一直是處于風口浪尖上。剛剛過去的2019年,為了實現自助群體購房需求和抑制投資投機平衡,政策的整體層面呈現緊收狀態.

1900/1/1 0:00:00
DeFi守護神是誰?_DEFI

文|王也編輯|郝方舟出品|Odaily星球日報 bZx協議遭黑客攻擊事件在幣圈鬧得沸沸揚揚,導致DeFi生態出現了信任危機,悲觀者將其視為“DeFi喪鐘”.

1900/1/1 0:00:00
觀點 | ENS:為什么我們選擇以太坊而不是另起爐灶_區塊鏈

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JohnAdler,翻譯&校對:閔敏&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
一文淺觀不同領域中的DeFi項目_DEF

作者:OmniBOLT愛好者|OmniLAB星球專欄特約發布前言:DeFi市場是一個遍布全球區塊鏈行業的「meme」,這個興起于社區的概念,自2019年初開始火遍行業各個角落.

1900/1/1 0:00:00
星球前線 | 8萬枚被盜比特幣的地址為何迄今無人問津?_區塊鏈

Odaily星球日報譯者|念銀思唐一個包含近8萬枚BTC的比特幣地址已經超過9年多沒有發生轉移。專家表示,這些資金被視為“高風險”,因此很難套現.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