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區塊鏈 > Info

解析「Web3悖論」的內在機理與突破路徑(上篇·悖論)_TOKEN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撰文|Spike 編輯|Jerry Crypto 出品|ThePrimedia

編者按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Web3的世界里:去中心化技術,大眾所欲也;應用價值,亦大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本文將嘗試解析我們所憧憬的Web3景象與現實的生態建設之間的鴻溝,并在此基礎上探析破局路徑。全文將分為上篇·悖論和下篇·破局分別發布。

上篇·悖論

在Web3滾滾席卷而來的概念狂潮中,一系列奇思妙想的DAPP生根發芽,在去中心化思想滋養下,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

NFT

DEX Uniswap

Compound、Maker、Aave

USDC、DAI

Filecoin

Lab DAO

Toucan

Golden

Radicle

Helium

……

然而,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景象卻是CloudFlare一崩潰,預言機停止吟誦,交易所無法撮合……大部分項目折戟成沙。

為什么去中心化的底層架構支撐不起符合大眾使用習慣的應用場景?為什么區塊鏈的升級概念誕生不出Twitter、facebook這樣的頂級應用?為什么關注用戶隱私的加密世界無法包裹絲滑的用戶體驗?為什么Web3應用程序無法形成飛輪效應滾滾向前?

1inch:分配給解析器激勵計劃的1000萬枚INCH已啟動發放:1月26日消息,DEX聚合器1inch Network表示,此前分配給解析器激勵計劃的1000萬枚INCH Token已啟動發放,旨在激勵更多1INCH利益相關者將其UnicornPower委托給解析器,同時補償解析器為滿足用戶的Fusion訂單而支付的Gas費用。

據悉,每個解析器收到的Token數量將取決于其網絡份額,預計每周將分發25萬枚1INCHToken。此前消息,去年12月,1inch宣布推出1inch Resolver激勵計劃,旨在為補償解析器為滿足用戶的Fusion訂單而支付的Gas費用。該計劃于2022年12月24日啟動,總計將發放1000萬枚1INCH Token。[2023/1/26 11:30:44]

雖然有這么多靈魂拷問,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幾乎沒人停下思考:理想的去中心化設計和現實的應用生態建設之間有怎樣的鴻溝?

Web3帶給我們產業疊代、時代變遷乃至社會進化的宏大愿景,可謂一個偉大而冒險、自上而下的頂層社會變革設計。作為加密世界建構的思想圖騰和行動綱要,Web3的去中心化社會理念具有革命性——過往社會變革往往是自上而下設計,并帶來不斷反復和沖突;在去中心化社會理念下,Web3的社會實踐卻呈現以自下而上「涌現」,類似蟻群或蜂巢的「自組織」系統。

可是從現實層面來講,Web3缺失落地實踐的執行者和推動者。雖然任何一次與社會變革關聯的重大技術都脫離不了市場、財富、利益的蘊化與賦能,但加密世界的發展史卻完全被財富欲望所穿透,上至項目開發者、工作室、投資機構,下至投機者、hodler等所有加密生態主要參與者。

ENS開發負責人:以太坊已支持CCIP讀取與ENS通配符解析解決方案:3月14日,ENS開發負責人Nick Johnson在推特上表示,以太坊已支持CCIP讀取與ENS通配符解析解決方案。據悉,跨鏈互操作協議(CCIP)為ENS采用的跨鏈解決方案,旨在支持在二層網絡上發行鏈上的域名。[2022/3/14 13:55:55]

以自下而上的Web3應用生態建設來支撐的產業疊代、時代變遷和社會進化,與加密世界幣圈的各方利益博弈,讓這一切陷入了「悖論」。

VC:Web3背后的隱形推手

以Token之手,以建設為名

現有互聯網產業架構說到底還是「規模換增長,流量換估值」的線性關系;但Web 3不存在中心載體,不能用以往估值邏輯來評價投入產出比。Web 3所有的商業模型和產品設計都需要重構,由一個非線性關系來打破臨界點,并達到相當規模的用戶數量——這種模式可以類比于人類大腦通過各種神經突觸相互鏈接,最終產生復雜思維。

這種去中心化的重構代表個人與企業的分野將逐漸縮小,每個人、每個小微企業,甚至任何社會團體的商業價值都可以被挖掘(Token),被傳輸(Web 3社交),并且相互間的關系可遷移(社交圖譜)、可存儲(IPFS)。

但是,現階段Web 3.0存在的問題明顯:

1. 缺乏真實使用需求挖掘:

Web 3.0主要靠抄Web 2.0的創意,頻繁推出各類中心化服務的去中心化版本,缺乏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挖掘。比如,我們不是想要一個去中心化版的Twitter,我們只是想要一個能保留社交關系、內容可NFT化、平臺抗審查,并且可以保護我們隱私的社交協議。

聲音 | 魯春叢:推動區塊鏈的創新技術在標識解析中深度應用:據中國信通院官網,8月15日,在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演講表示,大力推進標識解析技術,標準研制,搭建規模性基礎技術創新以實驗的環境,聯合產學研用各方面力量,促進新型標識體系的研制,推動區塊鏈的創新技術在標識解析中深度應用。據介紹,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互聯網的“中樞神經”。[2019/8/18]

2. 用戶以謀利為第一動力:

用戶不是出于使用價值和真實場景使用產品,而是以謀利為目的,這也是X2E及其仿盤項目層出不窮的原因。但是這種模式只能在創業階段吸引到淘金者,不會留下真實的用戶群體。

如果要堅定做多Web 3,沒有長期投入無法看到回報,至少需要商業模型成型才可以得到果實。只有誕生出全民應用的時候,才是Web 3真正破局的時候。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DeFi用戶大概400萬人,NFT在OpenSea活躍用戶約為50萬,Web 3社交協議大概不到1萬用戶。

為什么Web 3實際用戶規模如此小——因為VC助推下的Token機制。

VC在Web 2的邏輯是:持續投資,尋求單一賽道的壟斷地位,占據全部市場空間,持續獲得超額利潤。

VC在Web 3的邏輯是:以投資為籌碼,尋求早期廉價Token,以二級市場為拋售地,以代幣上交易所為節點,快速榨干token價值。

Web 3的Token機制成為機構和VC的蓄水池,并且不用負任何責任。這里存在一個Bug機制,讓傳統機構可以利用Token攻擊套利。

分析 | 資金流入榜首DASH盤面解析:在過去24小時中,DASH在各主流幣中非常強勢,資金凈流入31.97億人民幣。從圖中可以看出,DASH目前4小時走勢處于上升楔形三角中,底部不斷抬高,100均線上穿長期200均線,表明近期壓力位將會上移,并且MA100和MA 200將會對幣價起到支撐作用,不過目前兩均線的缺口在收窄,說明近期上沖動能在逐步減弱,RSI顯示進入超買區域,短期有回撤蓄勢的需求,上方壓力95,下方支撐89,收盤若站穩89上方,還會有上漲空間,反之幣價可能回撤至三角底部$75附近尋求支撐。利好消息面,區塊鏈支付服務PolisPay宣布與Dash合作,將支持其萬事達卡借記卡。[2019/3/13]

為什么Token機制無法帶來實際用戶規模?理性人認為:有些行為并不是在市場機制下的自發行為,恰恰是被人為干涉和創造出來的。

用戶使用搜索引擎,可能確實會在乎隱私、數據安全這些內容,但最重要的是滿足對搜索的需求,這是Web 3建設路徑不能等同于DeFi和NFT的根本原因,一個產品使用價值應該優先于價格機制。

比如用戶使用EthSign進行商業合同的簽署,最看重的是合同的不可篡改性,這是Web 3產品優于其他工具的核心優勢,用戶完全不需要了解上鏈和智能合約意味著什么,但是可以知曉這可以讓合同進行永久存檔。

圖源:EthSign

眾所周知,市場是基于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礎去行動的,但目前的市場是基于他人的利益最大化在起舞——這根逗貓棒叫做Token。讓我們用一張圖片來看看這個Token加持下的演化流程。

動態 | 浙江大學攜手劍橋大學發布區塊鏈生態深層解析報告:近期,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攜手劍橋大學新興金融研究中心發布區塊鏈生態深層解析報告《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Systems-A Conceptual Framework》的中文版——《分布式賬本技術系統:一個概念框架》。浙大AIF副院長楊小虎指出,該報告不僅闡明了如何識別DLT系統,分析和比較現有的DLT系統,還通過六個實例為新系統設計提供有用的借鑒。[2018/8/17]

機構談好分成,項目方在內部回報率(IPR)的引誘下,雙方合謀維持幣價,牛市時會獲得更多的用戶支撐Token的價值,但一旦熊市由于項目缺乏核心用戶會面臨幣價和用戶的雙重流失。

Token被利用完畢之后,部分項目方會選擇一起拋售,或者無可奈何維持運轉,比如Uniswap在收購NFT聚合交易平臺Genie以后,竟然以USDC作為回溯空投幣種,而非使用Uni代幣,可以宣告治理代幣的事實性死亡。

在中本聰的設想中,Token是工作量證明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是在VC的指揮下,項目的意義是為了Token的價格,機構和項目針對Token的策略是快速退出的渠道,而非維護項目運營發展的關鍵所在。

空殼: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場景

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場景的空殼化結構蛀空了Web 3的發展脊柱。

當我們在談論Web 3時,涉及有關這一主旨的全部概念——從社交圖譜、創作者經濟到SaaS和協作工具,似乎已經全部完備,只待一聲令下,Web 3就會迅速占據網絡世界成為基礎設施。但實際上什么都沒有——CloudFlare一崩潰,預言機停止吟誦,交易所無法撮合……

我們猛地發現,在Web 3的概念之下,在底層公鏈的支撐下,原來還有更底層的互聯網協議在運作。在Web3的宏大愿景之下,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橫亙在理想和實踐的差距:Web 3只是個空殼。

Web 3的底層仍舊是傳統基礎設施

沒有一個現象級的應用的現實,Web 3生態的飛輪效應就無法滾動起來。比如,目前社交協議主打SocialFi或者社交圖譜概念,受到追捧的BBS Network,其50%的代幣將會分發給活躍用戶。那么活躍度如何提升呢?當然是制造「高質量」信息,在此邏輯下,有更多流量導入,跟隨者、訂閱者的活躍用戶就會收獲更多利益。這種機制來自于對DeFi中交易挖礦的模仿,人為鼓噪出足夠的泡沫,最后留下一地雞毛。

目前我們只有Web 3對Web 2的拙劣模仿,可是我們需要做到保護隱私、數據可攜帶、社交可遷移等特質,就需要區塊鏈、DeFi、NFT的參與,這才是有真實的使用需求的應用。

主流開發者涌入交易所等現金流充裕的賽道所使用的語言基本是Java、Go、Javascript等,而只有在涉及鏈上交互部分才會使用Rust、solidity等。如果他們認識不到Web 3的偉大意義,那么藍圖無人施工,永遠無法成真。為什么Web 3應用會缺乏真實的使用需求?——道理很簡單,因為產品不好用。這背后是因為優質開發者極度稀缺導致的。Web 3生態表面上稀缺的是用戶,但以目前的Web 3使用者數萬量級來計算,探索性應用都較少,仍舊需要更多技術性、基礎性開發工具的建設。

在熊市到來之際,coinbase、bybit甚至會進行裁員,這些開發者會重新流失,進一步惡化Web 3開發力量。在區塊鏈的世界里,優質開發者對新工具、新技術的帶動力量是巨大的,但目前的態勢是將他們在擠出Web 3基礎設施開發領域。Web 3生態可以說是萬事俱備,但缺人才東風。

未來:誰是躬身入局者?

我們簡要概括Web 2/3之間的關系——希望我們可以管中窺豹,探索Web 3的未來圖景。

基礎硬件目前一致:依舊是桌面端和移動端。Meta的VR設備并未與區塊鏈技術或者鏈游產生直接聯系,GameFi主要還是網頁端和客戶端為主并未廣泛接入VR等設備,這是一個被有意無意忽略的一個關鍵點。VR設備還在鋪設更廣泛的使用路徑。

底層協議正在分化:網絡底層并未完全拋棄HTTP、瀏覽器、TCP/IP等協議,但是UX/UI正在變化,美丑暫且不論,反正都以「賽博朋克」為主要取向,換句話說,公鏈作為通信協議,與IPFS作為數據庫的模式并未完全取代現有的通信協議和中心化數據庫。

目前的Web 3.0以概念為主:互聯網+再進化--> Web 3.0+,如果這是必然發生的故事,那么就可以認為Web 3.0概念作為營銷本身就是一種向現實世界的延伸。

產品仍在疊代研發進程中:Web 3產品的生命周期不再固定化,會進入一個充滿流動性的時代:用完即走服務也可以代幣化和NFT化——本質上,門票用過一次不再使用,營銷服務也可以用完即止,只要在于買賣雙方達成共識,可以稱為Token即服務。

只是,這還需要一個過程實現,現在談論Web 3.0的主要有三類人:

第一類:傳統互聯網大廠從業者

現在他們在躍躍欲試,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流量模式已經到頭了,在集體內卷的大廠中,已經有人準備駛入新航道,但是他們不改變思維的話,就會如同Facebook的Libra,或者所謂的聯盟鏈技術一樣。

第二類:crypto native

這類人或起步于公鏈,如Flow開始標榜自己是Web 3公鏈,或起步于DeFi/NFT/Metaverse項目組織,或是從大廠、機構中跳出來參與到Web 3的建設中。他們是目前最主力人群,如同開發Lens Protocol的Aave團隊一樣,大家都要學會擁抱變化。

第三類:傳銷的變種

傳銷的本質是產品模型在本質上無法盈利,在實操上均以拉人頭為主的融資運營模式。此類人群不會對產品建設產生真正的興趣,但他們往往聲量最大,希望能盡可能拉攏人群參與其中,普通人在被騙后就會產生「Web 3=騙局」的刻板印象。

只有第二類人群成為主力,并且在未來有更多不同類型的人們進入到這個神奇的空間,發揮人類聰慧的大腦,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服務和使用場景。

Web 3的適應速度是超快的,要相信新產品模型的疊代速度,比如Nansen已經和Google Cloud合作提供實時市場數據。這就像是打不過就加入,Web 2和Web 3之間并不是隔絕的,而更像是雙生子,Web 3給Web 2也留下了適應進化的時間。

雙方能達成合作的契合點在于,「Nansen 表示,數據將幫助做市商、對沖基金經理和資管經理訓練他們的算法來預測市場走勢、生成報告、指標等。」當新趨勢成型,更多的主流群體就會參與其中,這是好的開端。

我們會在接下來談談未來的Web 3產品究竟會長什么樣——產品是Web 3能否重構下一代互聯網的最基本的載體。認知是我們的靈魂,產品是我們的實體。最終,「Web3悖論」的突破路徑還是要從開發者為加密生態提供用戶可用的產品開始。敬請期待下篇。

Tags:WEBTOKENTOKEKENWEBFOURWEB3Tokentokenpocket怎么充值bnbYUI Token

區塊鏈
即將到來的伊斯坦布爾升級是什么|金色百科_以太坊

據悉,最近一次的以太坊開發者電話會議的結果是,6個EIP(以太坊改進提案)全通過,以太坊伊斯坦布爾升級達成共識.

1900/1/1 0:00:00
Immutable X:從鏈游基建走向標準化NFT發行平臺_ABLE

文:echo_z Immutable作為從游戲出身轉而做基礎設施的公司,其愿景是支撐所有Web3游戲的發展,而路徑則是搭建了一個方便交易游戲NFT資產的L2.

1900/1/1 0:00:00
金色百科丨杠桿ETF與期貨合約、現貨杠桿有何區別?_ETF

杠桿ETF是最近比較火的一種加密衍生品,許多交易所都已上線該類產品。金色財經此前曾科普過杠桿ETF,它是針對某種掛鉤的資產標的,例如比特幣價格,進行乘倍數的每日漲跌幅放大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1900/1/1 0:00:00
光速民主:web3 組織可以從治理歷史中學到什么_WEB3

作者:Andrew Hall and Porter Smith來源:a16z cryptoweb3為民主治理創建了一個新實驗室,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公民和公司治理傳統交織在一起.

1900/1/1 0:00:00
金色觀察|混幣器Tornado遭制裁 對DeFi市場意味著什么?_TORN

2022年8月9日,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 (OFAC) 宣布制裁混幣器Tornado Cash,將Tornado Cash添加到特別指定國民 (SDN) 名單中.

1900/1/1 0:00:00
爆倉即“挖礦”?6種常見挖礦種類哪些不靠譜?_BSP

近期,某平臺上線爆倉即挖礦,即玩合約爆倉后即可獲得Token。當看到這條信息時,被驚到了。挖礦,對于進入這個行業的小伙伴來說,多少都有所了解.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