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區塊鏈駛入醫療深水區_代幣化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2001年,人類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繪制完成,耗時13年,耗資38億美元;

2007年,第一個中國人的基因組草圖完成,耗時數月,耗資300萬美元;

2016年,個人完成一次全基因組測序只需數周,花費600美元,花費約70美元,可獲取部分基因組報告。

這是科技賦能醫療、降低成本最直觀的體現。如今,機構可以低成本地獲取更多醫療數據,不過,數據只有流通,才真正有價值。

醫療是一個典型的多中心場景,沒有一家機構能擁有所有數據。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組合,為數據共享提供了解決方案。IBM報告認為,2020年,全球將有56%的醫療機構投資區塊鏈技術。

然而,數據共享的推進并不順利,其難點不在于技術,更多在于監管與行業共識。

醫療區塊鏈:溯源仍是主角

在醫療區塊鏈領域,目前落地案例最多的是醫藥溯源。

在區塊鏈系統上記錄藥品的全流程周期數據,包括藥企生產信息、物流冷鏈數據、倉儲數據、渠道的銷售數據及消費終端購買數據等。各環節數據一旦在區塊鏈上錄入,便無法被篡改。

花旗銀行:到2030年,區塊鏈上的資產代幣化可能會成為價值5萬億美元的行業:金色財經報道,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投資者單日交易量超過10億股,但其中許多交易需要數天時間才能結算。摩根大通和花旗等大銀行認為他們有一個解決方案,他們需要借用加密貨幣的工具區塊鏈來實現這一目標。花旗認為,到2030年,區塊鏈上的資產代幣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價值5萬億美元的行業。但市場的嚴格監管以及SEC對加密貨幣的打擊可能會減緩采用速度。[2023/7/22 15:51:42]

發生藥品問題時,廠商與監管部門可以快速介入,找出問題環節,召回問題藥品。關于藥品溯源的具體技術方案,詳見鋅鏈接此前報道《區塊鏈藥品溯源,防偽造,防篡改,中藥材也能“上鏈”》。

唯鏈合伙人錢誠誠告訴鋅鏈接,基于區塊鏈進行藥品溯源,除了實時獲取藥品數據,進行有效監管外,這些數據還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服務,例如醫藥供應鏈金融、藥品運輸保險等。

此外,錢誠誠還向鋅鏈接介紹了他們與挪威船級社的合作案例,DNV受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認可為美國的6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管理體系認證。藥品安全管理直接涉及患者安全,是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這也直接關聯到藥品溯源管理的應用場景。

LG子公司:基于區塊鏈的身份系統或成為登錄功能新標準:金色財經報道,LG信息技術子公司LG CNS的代表表示,基于區塊鏈的身份系統可以取代所有登錄功能,可能會成為登錄功能的新標準。[2020/6/4]

錢誠誠介紹,醫院里有裝備藥品、耗材、器械的急救車,需要定期進行人工清點、查驗。然而,在現實中由于人為失誤與疏忽,常發生藥品漏檢,這會影響急救過程。

如今,醫護人員通過掃描藥品包裝上RFID,將藥品數據上鏈,同時記錄時間戳。由于上鏈數據不可篡改,且帶有時間戳,一旦被檢查救護車的設備出現問題,便能追溯到檢查設備的個人,“鏈上記錄的行為無法抵賴”。

錢誠誠告訴鋅鏈接,DNV要幫助醫院做數字化的轉型,通過驗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急救車數據對醫療機構進行系統的風險認證,是其中的一個抓手。

醫療是信息化程度相對高的行業,其存量數據已經很大。如今,區塊鏈要做的是打破數據孤島,賦予數據更大的價值。

醫療大數據的烏托邦與現實

行業內關于醫療大數據的終極應用形態的設想是,醫院、藥企、醫藥器械及科研等機構,與個人用戶將相關醫療數據上鏈,形成一個閉環生態,共同維護一個賬本。

動態 | 阿曼首次在區塊鏈上進行貿易融資交易:據Cointelegraph消息,阿曼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之一阿曼石油及煉油和石油工業集團(Oman Oil and Orpic Group)和匯豐銀行(HSBC Bank)執行了該國第一筆基于區塊鏈的貿易融資交易,即將聚丙烯出售給阿布扎比國家地毯廠。該交易是使用R3的開源區塊鏈平臺Corda進行的。[2019/11/24]

個人用戶可以因大數據獲得精準醫療服務,機構可以使用醫療數據進行科研、生產等,“誰擁有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

理想很豐滿,尤其是在醫療數據爆發式增長的大背景下。IDC預測,2020年,醫療數據量將達到40萬億GB,是2010年的30倍。

據數鈕科技CTO、趣鏈醫療事業部總監邢海寧告訴鋅鏈接,2020年,國內醫療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十萬億元。

現實很骨感。“痛點很痛,但門檻太高”,這幾乎成了想要分食醫療區塊鏈蛋糕的從業者的共識。“隱私安全”與“數據孤島”是阻礙數據價值變現的兩大因素。

此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蔣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曾說:“所有的醫院都有自己的數據,我們力推醫院數據打通,但是將近20年了一直沒有達成成果”。

聲音 | 商務部:世貿組織報告關注區塊鏈對未來國際貿易的影響: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區塊鏈能否徹底革新國際貿易》報告后,商務部官方網站刊文稱,報告指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全球貿易加速向無紙化方向過渡,有助于加快建立全球支付信用體系,從而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并能夠進一步增加全球供應鏈的透明度,幫助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市場。報告同時認為,在國際貿易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挑戰,包括技術的拓展性和兼容性、安全問題、各種區塊鏈平臺能否整合利用、法律監管漏洞等。[2018/11/28]

錢誠誠告訴鋅鏈接,醫院對于數據共享的意愿并不高。一方面,公立醫院屬于公共資源,他們并沒有市場化的需求,因此難以被數據共享帶來的收益打動。另一方面,數據共享帶來無法把控的隱私安全風險。

華盛頓郵報曾報道,患者醫療數據或被醫生或醫療機構出賣、轉讓、或做商業交換,這是價值140億美元的個人數據交易市場的一部分。作為數據的所有者,你不僅不會因此獲利,甚至可能還一無所知,沒有意識到自己何時何地無意間將數據授權給了相關機構。

在數據價值的利益驅動下,黑客入侵、內部人員盜賣數據等醫療信息泄露案件頻發。

動態 | 牛津研究員欲創立首個區塊鏈大學:據newsbtc報道,牛津研究員Joshua Broggi希望在馬耳他建造世界上第一個“區塊鏈大學”。據報道,Woolf大學將完全依靠區塊鏈技術,以通過自動化管理程序節省運營成本。同時,區塊鏈的加密屬性和分類帳技術將確保從該大學獲得的學位信息是安全的,并且可以使用區塊鏈進行驗證。[2018/8/28]

2017年5月,上海市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判決顯示,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兩名員工聯手盜取新生嬰兒信息共計30萬余條,并售賣與嬰幼兒保健品企業以獲利。類似案件層出不窮。

突破:各方推動,共享是趨勢

即便門檻高,醫療市場仍是一塊十足誘人的蛋糕,布局者接踵而至。數據共享存在巨大的價值空間,只要找到切入點,便能打開這個十萬億市場。

1)政策支持

2015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要“發展醫療健康服務大數據,構建綜合健康服務應用”。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連續發文,稱“要規范醫院數據應用及管理,支撐全民健康數據互聯互通”,這是從政策層面推動醫院的數據共享。

“區塊鏈技術助力中國人群基因變異解讀標準數據庫”項目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牽頭,華大集團的華大區塊鏈BaaS平臺提供技術支持,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參與共建。

華大集團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楊夢告訴鋅鏈接,由中央節點制定進行節點認證,各檢測機構作為數據來源,聯盟機構共同制定數據治理規則并寫入智能合約。

原始數據仍儲存于機構,數據經過解析、脫敏上傳至中央節點。通過數字簽名、哈希摘要為數據確權,結合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技術,確保數據安全,“可用不可見”。

這是由國家機構牽頭的項目,目標在于建立中國人群基因數據的標準參比數據庫,也符合國家基因庫的“共有、共享、共為”理念。

楊夢介紹,目前,數據庫一期已經匯總臨床樣本2843例對應的相關基因數據,二期計劃樣本數量擴展至上萬。

2)科研需求

邢海寧告訴鋅鏈接,OMAHA調研發現,科研的痛點在于樣本量缺失與數據質量差,基于區塊鏈和社區激勵機制的醫療大數據平臺是主要解決方案。

“科研是典型的多中心場景,醫院的不同科室需要數據支撐科研工作,只有一家醫院的數據樣本是遠遠不夠的”,邢海寧認為,由科研需求推動數據共享,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數鈕科技是趣鏈科技與樹蘭醫療的控股公司。其商業模式是先把數據生態搭建起來,再通過向消費方提供數據,為生態內參與的各方帶來收益。醫療聯盟區塊鏈的參與方包括術語貢獻者、數據維護者、數據使用者。

術語貢獻者優化術語知識,實現數據標準化,醫療機構與C端用戶是平臺的數據來源,貢獻數據可以獲得積分。當數據被應用于相關論文與研究,成果發表后,其貢獻值也會體現出來。

“科室出于科研的需求,對于數據共享的態度是積極的,有了落地案例之后,再去推廣,醫院的接受度會更高”,邢海寧認為。

3)隱私保護法規

醫療數據具有更大的價值,也更加敏感。

1996年,美國通過《健康保險攜帶與責任法》,2003年,其中的隱私條例和安全條例生效。隨著相關補充法案的發布,美國形成了一套針對個人健康信息的隱私安全法律保護體系。

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也將個人的醫療保健和遺傳數據納入保護范圍。

目前,國內尚未出臺醫療隱私相關法規,不過,行業對此呼聲極高。

錢誠誠認為,未來,隨著國內法規對隱私安全的規定日漸嚴格,醫院等醫療機構要獲得個人數據,必須經由本人授權。“數據應該歸患者所有,任何機構都不允許未經授權使用、售賣個人數據”。

這一趨勢也會倒逼醫院等醫療機構主動布局數據共享。事實上,不少醫院正在進行的數據確權,就是數據共享的第一步。

數據保護的邊界仍然模糊,數據歸誰所有,為誰所用。界定數據的歸屬權并非易事,以個人病歷為例,其中既涉及個人健康數據,也涉及醫院的檢查、診斷與治療數據,這些或許是數據確權首先要考慮的難題。

2017年,IBM發布一份醫療保健與區塊鏈報告,稱國外醫療保健組織已經采用區塊鏈技術,甚至比金融行業更為領先。報告顯示,區塊鏈會在臨床試驗記錄、監管合規性和醫療/健康監控記錄領域發揮巨大價值。

然而,國內從業者的視線仍多聚焦于金融領域,這與醫療行業的高門檻有著很大的關聯,除了專業門檻,國內醫療行業的制度也是一座大山,這是一個政府高度監管和涉足的行業,公立醫院控制著85%醫療服務的市場份額。

如上文述,企業只要找到切入點,便能打開這個十萬億市場。在醫療這個足夠誘人的市場,更多布局者接踵而至。

Tags:區塊鏈加密貨幣OMA代幣化區塊鏈是什么概念加密貨幣市場規模多大Domani Protocol代幣化債券

酷幣交易所
Bitfinex被打臉?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證明其在紐約有業務_NEX

根據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向法院提交的新文件,由于在紐約存在大量交易,包括盡管有明確的禁令仍允許紐約用戶使用,Bitfinex和Tether的母公司iFinex屬于其管轄范圍.

1900/1/1 0:00:00
關于 Voken 交易活動延遲上線的公告_BAN

尊敬的LBank用戶: 為慶祝?VO(Voken)上線LBank,并支持社區生態。LBank推出了將于7月11日12:00啟動的「總獎勵10,000,000Voken的交易即挖礦及交易大賽」,但.

1900/1/1 0:00:00
關于下架LINK、 LRC、 BLZ、 POLY 交易的通知_TER

親愛的用戶: 本著保護用戶的宗旨,bitget為保證交易幣種的高標準,將定期對平臺內的代幣進行綜合性審查;如項目方出現對投資者不利因素,我們將采取對應措施,并下架對應項目.

1900/1/1 0:00:00
新浪財經上線了各類數字資產的報價 松綁信號?_LTC

狂人說 今天市場仍然一片冷清,老美的國慶還沒放完,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爽的不要不要的,根本懶得顧及行情,反觀國內,炒幣炒的戰戰兢兢,生怕睡覺的時候被人偷襲.

1900/1/1 0:00:00
以太坊研究員:2021年ETH發行量可能減少10倍_POW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的以太坊2.0研究員JustinDrake預計,以太坊的發行量可能在兩年內減少10倍.

1900/1/1 0:00:00
Polkadot區塊鏈治理大揭秘 理事會成員僅6-24位_DOT

以下為Polkadot治理機制的譯文:Polkadot建立了一個新的治理模型,旨在實現一個健康的網絡以適應用戶需求.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