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火幣APP > Info

硬盤過時是遲早的事,但用 DNA 來存儲數據是不是有點太科幻了_DNA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

1878年6月19日,英國著名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把12臺雙鏡頭照相機列成一排,拍攝一名騎手騎馬快速奔跑的場景。最初的目的是想解決困擾了畫家和藝術家幾個世紀的難題——馬在奔跑時四條腿是否可以同時離地。

明尼蘇達大學的數學教授兼數字技術專家AndrewOdlyzko稱這項新研究「非常了不起」。

「想象一下,我們可以把秘密交給位于我們腸道或者皮膚上的細菌,這應該是最安全的保密方式了,」他說道。

讓細菌「監控」神經元

此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將存入了DNA中。2012年,Church將自己的書的電子數據編輯成DNA形式導入了細菌體內,并通過細菌繁殖得到了900億份復制品。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Regenesis》

美國計算機硬件制造商PNY推出專為Chia設計的固態硬盤:美國計算機硬件制造商PNY推出了第一批專為Chia挖礦設計的固態硬盤(SSD)。PNY LX2030和LX3030 M.2 NVMe SSD是“超高耐用”型號,可提供高達54,000TB寫入(TBW)的耐用性等級。(decrypt)[2021/7/23 1:10:22]

「這應該是出版史上的最高紀錄了,」Church在采訪中說道。

HarvardUniversity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Church和其他科學家開始醞釀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能否將改造過的細菌植入人體細胞,記錄下細胞的一舉一動。換句話說,就是像拍電影一樣錄下每個細胞的生活。

當人生病時,醫生可以將這些細菌提取出來,觀察存儲在DNA中的錄像。Church說,這就像飛機失事后人們可以通過黑匣子知道當時發生的情況一樣。

影馳表態:對挖礦SSD硬盤有權拒保:據官方消息,近日國內廠商影馳發布公告,為了限制硬盤用于挖礦,表示不再為挖礦后的固態硬盤提供質保。(中關村在線)[2021/4/29 21:09:37]

大腦包含約860億個神經元,然而要想知道這些神經細胞的日常活動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目前,我們可以用電極來觀察神經元的活動,但是一個電極只能監控一個神經細胞。人的腦子裝的下860億個神經元,可裝不下860個電極啊,」Church說道。不過,經過改造的細菌或許是理想的「偵察兵」。

科學家的想法是,通過基因工程將細菌改造成「記錄裝置」,然后讓這些細菌隨著血液到達大腦,記錄大腦神經元的活動。隨后科學家可將這些細菌提取出來,通過其DNA就能知道神經元在這段時間的活動狀態。

Church和他的同事已經在過去的研究中展示了細菌能記錄細胞中被標記的DNA。

現場 | Genaro Network創始人劉昱:硬盤挖礦弊端是存儲廉價、缺乏激勵:金色財經現場報道,在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論壇現場,Genaro Network創始人劉昱表示,共有鏈存在一大難題,即如何建立一個點對點的分享網絡。當前主流現狀是,普通用戶難以以分享者的身份加入網絡。其原因在于挖礦算法造成的算力壟斷效應,現有的解決方案有硬盤挖礦,但硬盤挖礦的弊端是存儲是廉價的,分享者缺乏激勵。[2018/7/11]

存儲能力甩硬盤幾條街的DNA

半個世紀前,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就提出了用DNA來存儲信息這一超前想法。很久之后分子生物學革命才興起,幾十年后才有科學家成功地做到了給DNA測序。

「基因不僅僅是文字信息,它也能做一些自己的事,」費曼在1959年的一次中說道。演講

IPFS硬盤礦機“瑪雅科技”獲極豆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近日,IPFS硬盤礦機廠商“瑪雅科技”對外宣布獲得極豆資本領投、字節資本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瑪雅科技”旗下業務包括瑪雅礦機、基礎托管、云算力挖礦。其中,瑪雅礦機銷售的機器主要包括兩部分:一塊是成熟的GPU礦機,另一塊則是IPFS、brust、storj等硬盤挖礦類礦機。[2018/5/21]

「想象一下,我們也能做出一件非常小的東西,讓它做我們想做的事,」他激動地說道。

「費曼博士的想法意義深遠——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向,」南加州大學的數學家LeonardAdleman說道。他還是「RSA」——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公鑰加密算法——的創建者之一。

1994年,Adleman他已經成功將數據存入了DNA中,并把DNA當作電腦解決了一個數學問題。他堅信,DNA的存儲能力是同樣大小光盤的一萬億倍還不止。宣布

數據存儲是一個越來越讓人頭疼的問題。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每天產生的數據數量驚人,因而儲存數據的技術一不小心就過時了,比如被淘汰掉的軟盤。

但DNA永遠都不會過時。「數十億年來,生物都在用DNA存儲信息,而且信息都保存完整,」Adleman說道。他注意到,現代的細菌仍然能從幾百萬年前的昆蟲琥珀中讀取到基因信息。這是因為DNA很容易保存,只需放在冷、暗、干燥處,沒有恒溫恒濕的苛刻要求。它還非常穩定,存放上百萬年都沒問題。

除此之外,DNA合成測序,使用的設備和方法都是生物學研究的常規工具。這使得DNA的存儲有效地避開了因設備技術更新換代而起的許多麻煩。所以DNA是數碼信息長期存儲的理想材料,而且存儲的時間越長,越能顯出優越性。

DNA真正取代硬盤還要多久?

DNA作為存儲介質,也有顯著的弱點。首先是成本太高。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高德曼團隊的實驗費用高得驚人:每一兆字節的存儲費用是12,400美元,外加測序解讀220美元。這是常規磁帶存寫費用的一百多萬倍。

第二,信息讀寫非常耗時。數碼信息編入DNA目前只能由專門的DNA合成設備來做;而從DNA中讀取信息,重組復原為數碼文件也很費時。高德曼團隊用了整整兩個星期,才完成五個文件739千字節的復原。

第三,DNA介質不能重復使用,寫錄完畢,一般來說不能修改、不能再用。可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常規存儲,如硬盤和U盤的便利。幾十塊錢的U盤,插入電腦,就能周而復始地存取文檔。

這些「簡單」的基本功能,DNA介質卻難以勝任。

Nature

「人們的本能反應是,DNA分子那么渺小,怎么能儲存海量信息呢?」Birney博士說到。

「盡管這些想法很超前,但我們起碼知道,這些生物技術誕生的時間肯定前人預測的要早,」Church說到。

他舉出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例子。此前,一些比較樂觀的科學家預測這將花費至少60年的時間,每組基因測序的費用將高達1000美元。而于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只用了十年時間,花費30億美元。

DNA存儲著生物體的奧秘,是個非常大的「數據盤」。當克服了存儲和讀取上的難題,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所有的硬盤、U盤、網盤都可以丟到一邊。用一塊硬幣大小的DNA,就能存儲我們一生需要的數據了。

參考資料:TheNewYorkTimes

頭圖來源:Geenius

陳君子

Tags:DNADNA價格DNA幣

火幣APP
加快清退速度 比特幣中國實行提幣階梯費率制_比特幣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7日電據比特幣中國微信公眾號17日消息,比特幣中國將于北京時間10月30日中午12:00停止提現提幣業務,平臺提醒用戶盡快提現/提幣.

1900/1/1 0:00:00
日本一條巨型金槍魚賣了7400萬日元,合人民幣400萬_金槍魚

當地時間2017年1月5日,日本東京,筑地水產市場迎來了2017年的首個交易日,在開市前就有不少客人來預定這里著名的藍鰭金槍魚.

1900/1/1 0:00:00
比特幣遭遇最黑暗一周,5天暴跌逾三成_加密貨幣

比特幣價格在上周日一度站上20000美元高點之后,強勁的勢頭在本周急轉而下。本周五,比特幣價格一日內從16000美元到11000美元跌破六道關口,較歷史高位跌去8000多美元.

1900/1/1 0:00:00
早餐店丟掉的面包邊皮,金曲歌后吃了一年,為家庭還債400萬臺幣_CPI

據臺灣媒體報道,金曲歌后曹雅雯不僅獲得臺語歌后金曲獎座,接著接下主持人的活,在外人看起來一帆風順,但是曾經她也有過一段艱辛的歲月,當年雖然在比賽中獲得百萬獎金,但全都拿去還債.

1900/1/1 0:00:00
保時捷迄今最純粹的911車型,售價1106000人民幣!_ORS

保時捷911這款車我想諸位應該真的是耳熟能詳了,畢竟作為保時捷家族最成功的車型之一,在全球擁有非常龐大的粉絲群體,前幾年經濟條件好的時候.

1900/1/1 0:00:00
吳京李連杰趙文卓王寶強:曾出演軍人題材電影(圖)_BIC

吳京,1974年04月3日出生于北京,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1994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