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虛擬幣騙局圍獵老人:0投資拉人頭,假借“央行分紅萬億”割韭菜_數字貨幣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盡管DCEP聽起來陌生,但“央行”兩字讓退休的張華選擇賭一把。

翻看新聞時,一則洗腦推廣文章將她吸引進了“央行國際錢包”推廣群,并與40多名群友一起坐等宣傳中的“國家鼓勵性獎勵”。

“感覺1.2萬億,真的挺多的,想參與一下”。無任何資金投入的零門檻,讓這些人放下戒備。

新京報記者在流傳于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的推廣文章中看到,“央行國際錢包”廣告詞極具沖擊力:推廣期18個月,央行發放紅利4000億,鏈接一出來就是搶錢大作戰!

這一項目還配有推廣詳解,其中直接算了一筆賬,按照2%的推廣返點,個人純收益可以達到16萬。盡管是畫餅,但誘惑力不低。

記者調查發現,“央行國際錢包”主要以微信朋友圈宣傳,并采取傳銷式的“拉人頭”方式,宣稱可以進行三代推廣,每一層都能享受2%或者3%的收益。不過,在業內看來,伴隨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等地陸續落地測試,這類項目大多是蹭熱點,屬于虛擬幣騙局舊瓶裝新酒。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虛擬幣資金盤為了拿到更多返傭,“瘋狂”發展下線,持續上演擊鼓傳花游戲,而老人正成為“獵物”。

DCEP之名

打著央行數字貨幣旗號“分紅萬億”

號稱入群純收益可達16萬

“國家是要發行一個《中國央行數字國際DCEP錢包》,一個有紅利,改變幾代家族的錢包,說白了就是一個央行釋放紅利的錢包”

“具體啥時候推出,一切等待,首次釋放紅利4000億+8000億”

“錢包目前已經對接了6700個實體企業”……

部分中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中,這些頗具誘惑力的推廣語在文章中高亮標紅,反復出現。新京報記者通過推廣文章中的二維碼,輕松加入“央行國際錢包”推廣群。目前,群內已有40多名成員,記者通過幾位群友了解到,這些人中不乏離退休人員。

上海市檢察二分院:利用虛擬幣進行外匯兌換屬于非法買賣外匯行為:金色財經報道,上海市檢察二分院發文稱,日前,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提起公訴的一起利用虛擬貨幣非法買賣外匯案件獲得判決支持,法院以被告人王某構成非法經營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該案系以虛擬貨幣為媒介非法買賣外匯的新型犯罪案件。

檢察官提醒,本案中,因為摻雜了虛擬貨幣買賣、網絡代付、代充值等所謂跨境電商業務元素而具有極強的迷惑性。與早期的在銀行等金融機構門前從事“站樁黃牛”非法換匯,以及后來的通過地下錢莊實現人民幣與外匯的對敲交易不同,本案被告人所實施的是以虛擬商品交換為媒介的非法買賣外匯行為。以虛擬幣為交易媒介,實現外匯與人民幣的貨幣價值轉換,包括以人民幣兌換虛擬幣、再將虛擬幣兌換為外匯,或以外匯兌換虛擬幣、再將虛擬幣兌換為人民幣的行為,其均屬于非法買賣外匯行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虛擬貨幣也不能成為犯罪的障眼法。任何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2023/5/10 14:54:29]

張華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她向新京報記者透露,之所以加入推廣群,起初是在網絡上搜索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相關新聞,看到了“央行國際錢包”的推廣,1.2萬億巨額獎勵,對自己而言不失為一個投資好選擇。

另一位群友則是在朋友圈推廣文章中接觸到這一項目,“當時覺得如果拉來幾個人一起用這個APP,國家真給返點的話,能掙到錢”。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央行國際錢包”不僅有專門的微信公號,還有配套推廣詳解,以超萬億紅利吸引投資者入場。

在這個11頁推廣材料中,詳細講述了分潤體系。其以國家政策性獎勵為名號,宣稱此次有1.2萬億推廣獎勵資金,包括國內4000億,國外8000億,限時推廣18個月,發完項目即結束。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虛擬幣操盤方請君入甕 投資者務必保持清醒:證券時報頭版評論文章稱,對熟悉虛擬幣市場者而言,山寨幣的暴漲和新投資者高漲的情緒向來是值得警惕的變盤信號。虛擬幣市場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尤其是非主流山寨幣的暴漲多數是項目方操縱,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投資者買入,繼而收割。為了吸引投資者,操盤方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在較低的收益率不見效的情況下,甚至會拉出高達百倍漲幅請君入甕。投資者務必保持清醒,克制貪欲,切忌跟風,力保從虛擬幣的鏡花水月中全身而退。[2021/5/20 22:23:10]

至于獲利方式,并不難理解,只需注冊手機“央行國際錢包”,然后去開戶行開通對公賬戶DCEP收支功能,與“央行國際錢包”綁定。未來,在錢包APP內消費就能拿紅利。

這一項目宣稱,企業的每一筆DCEP進賬流水都會進入企業的對公賬戶,進賬流水的國家紅利2%進入企業法人的“央行國際錢包”。

為了便于用戶理解,推廣詳解以公司注冊為例,未來進行銷售貨物時,先開發票給下游企業,下游企業需向該公司使用DCEP付款。對方支付DCEP到公司賬戶完成交易后,24小時內公司的“央行國際錢包”里就能收到央行贈與的流水2%的紅利(20%稅后)。

這樣看似坐收漁利的項目,能有多賺錢?詳解中算了一筆賬,企業流水1000萬×2%=20萬,20萬×20%=納稅4萬,純收益可達16萬。

新京報記者看到,這一項目在國內主要推廣對象為民企、私企、大型商家等,國外所有個人與商戶都可以參與,無任何限制,但國外的流水紅利高達3%。此外,該平臺號稱還可以連接到淘寶、京東、美團、理財、保險等線上平臺,用戶進入各平臺選購商品,通過“央行國際錢包”支付,能擁有永久紅利。

聲音 | 肖颯:所謂的小型虛擬幣交易所風險可能會更高:據中國經營報消息,中國銀行法學會研究理事肖颯強調:“不是只有ICO才會違法,虛擬幣交易所即使不涉及ICO也會有風險,同時詐騙只是其中的一種風險而已。其他例如傳銷。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等罪名的風險,所謂的小型虛擬幣交易所也會存在,而且某種意義上可能會更高,因為小型其要盈利,冒的風險也更大。”肖颯曾撰文指出,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無疑考驗著世界主要國家的金融管理能力。虛擬貨幣及與之相關的配套平臺和發行方式,有刑法規制的必要性。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原罪,可能包括:非法經營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詐騙罪(如有內外勾結內幕交易行為多涉嫌此罪)、洗錢罪、盜竊罪、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2019/11/23]

“瘋狂”拉人

朋友圈推廣吸粉

層級計酬“享受永久紅利,還能傳承”

巨大投資收益背后,是“央行國際錢包”的拉人頭模式。目前對于個人而言,現在只做兩點:建群做好準備以及學習轉發資料。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推廣,并建立自己的微信群,注冊時,需要用戶實名注冊,完善個人信息。

新京報記者加入群聊后,群主透露,“央行國際錢包”是央行開發的軟件,屬于民生工程,國家股權。值得注意的是,群主再三強調,一定要按照她提供的二維碼下載APP,并稱“你在哪個銀行都不要辦央行數字貨幣,一定不要去做,否則就拿不到返點了,這筆推廣費銀行自己都扣下了。”

為了促使更多人加入,該項目采取層級計酬式,也就是推廣資料中所謂的“鎖定用戶越多,被動收益越多”。用戶只要參與推廣、拉人下載注冊“央行國際錢包”就有利潤。

“我推薦給你,你用我分享給你的二維碼進行交易后,國家就獎勵我你流水的2%,你推薦給下一位,國家再同時獎勵咱們倆你推薦者流水的2%,一共可以傳三層”,這位群主對記者表示,“獎勵都是國家給的,你推得人越多,肯定拿到的獎勵就越多”。

聲音 | 上海交通大學胡捷:目前暫時沒有虛擬幣能夠取代法幣:12月8日, CCF浦江大講堂“區塊鏈與數字金融”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胡捷在演講中表示,通證的一個金融應用是貨幣,比特幣雖然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是不會成為主流貨幣。目前暫時沒有虛擬幣能夠取代法幣,關鍵原因是“與經濟增量匹配的問題暫時無法解決”。他還指出,監管當局無需禁止虛擬幣作為補充型貨幣進入流通,僅需將其類比為“外幣”管理,如關注反洗錢( AML)、盡職調查( KYC)等。[2018/12/8]

在項目推廣詳解中,這被稱作3代推廣:A推廣了B,B推廣C,C推了D,D只要接收DCEP,ABC都有2%收益。

群主講解了主要推廣方式,參與者可以將介紹“央行國際錢包”的文章分享至朋友圈。她還提供了固定話術“所有交易途徑不變,錢包用來接受額外獎勵。無任何資金投入,更不存在任何風險。這是一件利國、利企、利民的大好事,為央行數字人民幣國際化擔負著重要使命,更為自己獲得一筆豐厚的推廣收益。”

“推廣期間注冊后,使用DCEP的用戶,享受永久紅利,并可以傳承!”群主告訴記者,“這句話一定要帶上。”

對于記者提出目前項目進展如何,該群主稱,“目前還沒有開網,也就是拿不到返點,現在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推廣群,邀請更多的人加入,一旦開網,就能讓更多的人下載”。

招數拆解

“0擼”口號攻心計

通過認證費、提現費、發幣收割

新京報記者查閱央行數字貨幣相關試點政策,沒有任何有關于“央行國際錢包”的內容,更未談及所謂的“紅利”。而早在2019年11月,央行就發布公告強調,目前網傳所謂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以及個別機構冒用人民銀行名義推出“DC/EP”或“DCEP”在資產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行為,可能涉及詐騙和傳銷,請廣大公眾提高風險意識,不偏信輕信,防范利益受損。

洪門總會辟謠:“洪門國際”發虛擬幣一事與總會無關:據新浪微博網友爆料,一份在網上迅速流傳的關于世界洪門總會的聲明稱,近期網絡上“洪門國際金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請柬、即將在柬埔寨召開虛擬幣“洪幣”發行大會、散播以洪門的名義發行虛擬貨幣一事實屬謠言。此前有報道稱,傳統幫會洪門發布洪幣(白皮書已公開),首發價格1美元,發行總量為10億枚,數量恒定,不增發。[2018/6/4]

此前在虛擬幣交易所工作的蘇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類項目屬于零成本薅羊毛,宣稱注冊和推廣即可獲利。但是,用戶往往需要填寫手機號、開戶行等信息,應防范相關的信息泄露和進而帶來的財產損失風險。

蘇杰稱,“0投資、0門檻、0風險”往往是這類項目的口號,此前被曝光的趣步、鏈淘都屬于這類模式,興起于2018年前后。

至于平臺在這一過程中獲利的方式,蘇杰認為可能是收取實名認證費、平臺提現費以及用戶群體帶來流量后,可以變現的廣告費。更加極端的情況下,項目方通過APP設置一個虛擬幣交易所,該交易平臺與市面上的任何主流交易所都不聯通,可以發幣獲利。

“這類騙局針對的就是消費者不想花錢占便宜的心理,而這也是這些老年人入群的核心原因。”蘇杰表示。

實際上,這樣蹭DCEP“熱點”的“0擼”玩法并不少見。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央行國際錢包”與此前的“dcep.api”項目類似。

“dcep.api”推廣者號稱點開鏈接后需要手機號、郵箱和正式姓名注冊,不用綁卡、不用充錢,生成自己的推薦碼就可以推薦商家拿提成。此外,每天限時1萬的名額,每晚12點開始搶注。不過,其不僅沒有主辦方背景、聯系方式等信息,網站持續宣傳“努力建設中……”、“DCEP支付接口即將開放”、“請持續關注我們,將有重磅消息公布”、“距離公布時間還有11天”等。

不過,目前該網站已經關閉。

花式圍獵

投資虛擬幣被割韭菜

“錢包”、“挖礦”資金盤盯上老年人

今年2月成都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開啟,這是繼深圳、蘇州、北京后,五個月內第四個數字人民幣公測城市。而隨著更多市民陸續嘗鮮以及比特幣價格不斷創歷史新高成為話題,區塊鏈與百姓越貼近,相關騙局也日益泛濫。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打著“錢包”、“挖礦”、“互助”等概念的資金盤接連出現,而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離退休員工,往往成為主要的被圍獵對象。

在蘇杰看來,此前這些騙局目標人群主要是能夠熟練使用各類APP的“年輕一代”,向老年人擴散是因為“老年人手頭有更多資金。”

張阿姨退休不久,熱衷投資理財,2月中旬,網友小陳對其宣稱現在入手某種虛擬幣只要5分錢一枚,將來會漲到200塊一枚。此人同時將她拉到了一個投資理財社交群。群里不斷有人“接龍”,上報自己購買的虛擬幣數量,金額一般超過1萬元。

“收益率這么高,又看到群里有這么多人投資,感覺很真實”,在聯系人強調一定要打款到對公賬戶,這樣才能注冊后,張阿姨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小陳提供的對公賬戶轉了5000元錢。

轉賬后,張阿姨在對方提供的官網看到了自己所購買的虛擬幣,然而雖然虛擬幣一直有價格波動,在創造收益,但是無法提現。此后,她多次聯系小陳和投資群均未收到回復。

張阿姨遇到的正是典型的以虛擬幣為噱頭,進行的詐騙活動。不同于打著DCEP旗號的項目,這類以投資虛擬幣理財,高額收益為誘惑,主要利用APP、交易所的行騙方式更為直接,在老年群體中也更為常見。

記者搜索發現,此前就有直接以DCEP之名發行代幣的項目,包括ERC-20代幣、Rosex交易所發行的代幣。在Rosex交易所上線的DCEP/USTD,據其官網顯示,該代幣于2019年10月上線,一日內交易曾達15928075.46枚,單枚價格一度超過16元人民幣。不過,目前Rosex官網已關閉,有中老年投資者對記者表示,自己投資該代幣約5萬元,隨著官網關閉,血本無歸。

蘇杰分析稱,代幣并沒有上鏈,查無可查,可以用單機模式,內盤營造一種代幣上漲的假象,吸引用戶收購代幣。隨后,將代幣趁機賣出套現,代幣價格暴跌趨于零。這類投資者往往“投多少,虧多少”。

記者查閱公開案例,一位金姓女士在被所謂擅長投資理財的“葉老師”拉進投資群后,多次通過導師投資虛擬幣,后發現被移出投資群且被“導師”拉黑,平臺里面投入的錢已無法提現,共計被騙約88萬余元。

除此之外,今年3月,知名資金盤優貝迪騙局曝光,挖礦套路再次被推至臺前。記者在其推廣群發現,優貝迪號稱,兩年間孵化實體企業238家,擁有4家交易所,月純利潤高達6.9億,月交易額破3000億,活躍礦工28萬。

跟其他資金盤類似,優貝迪一開始以虛構可獲得高額利潤的投資項目,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挖礦。同時,以“鎖倉挖礦、收益倍增”為手段,誘騙投資者對自己投入的資金進行鎖倉,許諾投入10萬UBNK購買價值17000USD的礦機,享受礦池3.5倍的收益,每日可額外增加0.3%收益。

這一平臺沿用“靜態+動態”的拉人頭傳銷模式。靜態收入指投資者先投入一部分資金,在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后,分比例釋放,賺取高利息的說法。按照平臺說法,合算下來月收益23%。動態收入則以“分享加速、社區加速”兩種機制誘導發展下線,獲取高昂收益。兩個板塊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意思:拉人頭,人頭拉得越多,獎勵自然也就越大,資金釋放的比例也就越大。

傳銷變體

發展下線、復式計酬成套路

“擊鼓傳花”實屬網絡傳銷

“這類虛擬幣資金盤往往是初始用戶嘗到甜頭后,為了拿到更多返傭,發展下線,而后來者都會血本無歸,這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蘇杰表示。

對此,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德怡告訴記者,其通常存在明顯特征,包括模仿比特幣等知名度較高的虛擬貨幣,來頭很大,通過發展下線、復式計酬的方式推廣業務。此外,這類交易的平臺或網站沒有取得合法備案或許可,往往有定制的APP相配套,有的軟件能夠實現自動翻墻,逃避國內網絡監控。在交易過程中,盡最大可能誘導投資者加入資金。

其實,在我國發行虛擬幣系違法行為,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發布的《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新京報記者梳理各地披露的虛擬幣詐騙案件發現,目前此類“拉人入群-平臺投資-系統鎖倉-收割韭菜”詐騙流程極為普遍。共性的套路是,除了受害者,群中成員均為詐騙嫌疑人的同伙。同時,對于警戒心比較強的投資者,流程一般為:第一次加入資金可以提現,第二次開始就都拿不出來錢,此后不回消息。

律師王德怡表示,通過發展下線、復式計酬的方式推廣業務,屬于網絡傳銷的經營方式,是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的。目前這類玩家有一部分完全是小白,一部分是自以為高明的“職業玩家”。

王德怡強調,參與發展下線者,輕則是傳銷的一個環節,重則是詐騙的一個鏈條,是法律明令打擊的對象。這類交易本質上是網絡詐騙,目的是騙取投資者加入的資金。投資者在虛擬網絡世界里成交的不是真實的內容,而是在幕后莊家搭建的虛假平臺里玩電子游戲。從我國法律來講,建議投資者不要參與形形色色的網絡虛擬幣交易,也不要靠發展下線獲利。一旦資金被騙,追贓難度很大。

記者梳理裁判文書網看到,2020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虛擬貨幣”網絡傳銷案,被告人莫某年同他人,開發了名為“美鏈”的以銷售虛擬礦機、虛擬幣為內容的軟件,并同時設計了相關宣傳材料、運作模式、返利模式等。并且以虛擬礦機可以產虛擬幣、虛擬幣可以交易為名,要求參加者通過購買虛擬礦機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通過回購參加者的虛擬幣,高額回報為誘餌,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

東湖區法院認為,該項目按照上下線加入順序組成層級,通過獲取下線各層級一定比例的虛擬幣收益作為返利依據,并通過回購參加者的虛擬幣,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且發展人數眾多,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其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類似的,號稱“幣圈第一大資金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的PlusToken,也被按照傳銷案處理。2020年9月,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一審結果顯示: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姝欣編輯王進雨校對李銘

Tags:虛擬幣APP數字貨幣虛擬幣排行玩虛擬幣會被警察找嗎虛擬幣交易是不是犯法的APP幣是什么幣十大數字貨幣交易所排名數字貨幣交易所官方網址數字貨幣詐騙案例視頻

火幣交易所
幣安區塊101丨BNB節點staking_BSC

來源:時刻頭條   2021年3月9日,幣安新媒體營銷經理七七對話Tops創始人&;;Tops學院院長MikeLee.

1900/1/1 0:00:00
他是聞名世界的畫家,54歲身家過億,娶嫩模嬌妻,終為藝術獻身_

1991年,一幅名叫《潯陽遺韻》的油畫被拍得137萬港幣的天價,成為了當時價值最高的一幅中國油畫作品.

1900/1/1 0:00:00
最近被熱議的平行鏈究竟有何妙用,為什么會稱它為波卡的王牌?_Kusama

編者按:本文來自Polkadot生態研究院">Polkadot生態研究院,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900/1/1 0:00:00
文化解讀:人民幣上的“貳”和“貮”有何不同?為何沒統一?_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咱們的人民幣上數字二的大寫是不一樣的。從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到現在流通最廣泛的第五套人民幣上的大寫的二,主要有2種不一樣的書寫方式!為啥錢幣上的漢字沒有統一?這到底有什么說法?.

1900/1/1 0:00:00
募資10億發力Mini/Micro LED,PSS大廠中圖科技IPO申請獲受理_ICP

繼博藍特之后,又一家PSS廠商扣響科創板的大門。3月25日,上交所受理了廣東中圖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請.

1900/1/1 0:00:00
漲幅超比特幣!這種貴金屬價格大漲,達黃金的3倍!_比特幣

據財富雜志網站27日報道,稀有貴金屬銥近期的價格攀升至每盎司6000美元,創歷史新高,這一價格也是黃金價格的三倍多.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