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數字藏品走紅,虛火背后如何填補監管空白_NFT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01:28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6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數字藏品受熱捧,是“風口”還是“割韭菜”?熱炒背后暗藏虛火,存在非法炒幣、知識產權侵權、引發交易風險等隱患,亟待規范監管》的報道。

“發售即秒光”“買到即賺到”“二手交易可炒到近10萬元”……近期,“看得見,摸不著”的數字藏品被熱捧。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其熱炒的背后暗藏虛火,存在引發交易風險、非法炒幣、知識產權侵權等隱患。業內人士建議,防止數字藏品市場帶著問題繼續“狂奔”,應通過良性監管和行業規制,讓技術更好為藝術服務。

某藝人被盜的數字藏品。受訪者供圖

價格爆炒超百倍,數字藏品交易暗藏虛火

近段時間,數字藏品交易頻頻引發關注: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數字盲盒發售,每個99美元,瞬間被搶購一空,再次上演“一墩難求”;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原作《群蝦圖》首個社交化數字藏品在上海嘉禾拍賣會上,最終以30萬元落槌;美國數字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賣會拍出約6900萬美元的價格……

NFT全稱是Non-FungibleToken,也被稱為非同質化通證。其中,數字藏品領域是NFT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之一。

黃山市商務局發布2022徽菜“數字藏品”:金色財經報道,據黃山市廣播電視臺官方公眾號,黃山市商務局和阿里巴巴本地生活聯合主辦的2022徽菜“數字藏品”發布會上,徽菜頭牌“臭鱖魚”被制成數字藏品,成為徽菜美食館的首件發布藏品,本次發行限量10000份。[2022/6/28 1:34:58]

不少看似普通的馬賽克頭像、圖片、視頻等數字藏品頻頻售出高價。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上,單件數字藏品被賣到數百萬美元已是屢見不鮮。

“目前對于什么是數字藏品尚無定論,通常指使用區塊鏈技術獲取不可篡改的唯一標識后,在區塊鏈和數字藏品平臺上發布的數字藝術作品等。”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于佳寧表示。

于佳寧說:“區塊鏈技術并不直接改變藝術作品內容本身,但可以生成獨一無二的標識,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修改產權證書,通常使數字藏品具備唯一性、真實性、可追溯性,好比增添了‘附加值’,解決了數字藝術品交易的關鍵痛點。加上各路資本涌入、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市場熱度不斷提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發行數字藏品的平臺超過100個,這些平臺“玩法”雷同。數字藏品獲得途徑包括預售、拍賣、抽獎、開盲盒、合成、拉新用戶注冊等方式。絕大部分數字藏品預售價較為“親民”:用戶花幾元到幾百元即可搶購,發售即“秒光”成為常態。

優酷攜手靈境文化推出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第二季數字藏品:金色財經消息,近日,優酷攜手靈境文化推出《我的時代和我》第二季數字藏品,該藏品一經上線便被火熱搶購。據悉,這也是紀錄片行業推出的首款視頻數字藏品。(中國經濟網)[2022/6/1 3:55:44]

記者加入了多個1000人以上的數字藏品交易社交群。有人滾動發布每天首發的數字藏品的名單;有人向記者提供搶購新發行數字藏品的軟件。該軟件可在精確時間點里,對最新發布的藏品進行“秒殺”,售價為200元。

與此同時,首發“低價”的數字藏品的二手交易則“虛火旺盛”。當前,不同數字藏品平臺對二手交易規定不盡相同:如幻核平臺不允許進行二次交易;探鯨平臺允許用戶之間進行轉贈;在更多平臺上,用戶可自行將藏品二次掛售,自由定價和交易,平臺從每筆交易中抽取數個到十幾個百分點不等的交易費、版權費、提現費。

社交網絡中,有的二手數字藏品價格被“爆炒”超百倍:有人出近1萬元求購發行價為39元的“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發行價格19.9元的敦煌系列數字藏品單件被叫賣到1.5萬元以上;在多個平臺里,有的數字藏品二手價格甚至被炒到近10萬元。

盡管價格虛高,但部分數字藏品著作權利頗為有限。幻核、幻藏、唯一藝術等平臺規定,“數字藏品的知識產權由發行方和其他權利人擁有”或“除非數字藝術品權利人書面同意,不得將數字藝術品用于任何除轉讓之外的商業目的”等。

人民網簽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進軍數字藏品領域:4月13日消息,人民網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手以互聯網技術助力普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作品,以數字科技促進大眾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根據協議,人民網將開辟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專區,講好中華藝術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人民網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授權內容進行獨家發布,為其授權的藝術藏品提供數字化服務,定期策劃發行數字藏品,并開發文創及衍生品。此次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的合作,標志著人民網正式進軍數字藏品領域,以內容科技更好助力普及大眾藝術作品,推動人民群眾提高藝術鑒賞力,讓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

當前,國內藝術品數字轉化方興未艾,市場規則和標準也在不斷探索中。人民網將以“靈境·人民藝術館”為平臺,嘗試通過數字出版的形式發行數字藏品,通過對內容的編校、審核及出版審查制度,探索數字藏品公開發行的內容監管模式。(人民網)[2022/4/14 14:23:27]

多位玩家向記者表示,其并不在乎作品藝術價值和著作權的高低,“主要是看一些藏品價格漲得快,低買、高賣、不套牢,能賺錢才是‘王道’”。

一位投資百萬元炒作數字藏品的人士透露:“目前,有莊家采取眾籌的方式在部分平臺炒藏品。有的平臺發覺后會和莊家聯系,幫莊家以較低的價格購入,之后對外放出利好消息,和莊家一起推動價格攀升,最后讓用戶接盤。”

芒果TV已上線數字藏品平臺并推出“芒果崽”數字頭像:3月20日消息,芒果TV APP已上線數字藏品平臺并推出“芒果崽”數字頭像和會員徽章系列數字藏品,平臺已嵌入芒果TV APP獲得首頁入口,搜索數字藏品即可進入。

此前報道,芒果TV近日已完成自建區塊鏈部署,區塊鏈名初定為光芒鏈,采用TBFT共識算法。[2022/3/20 14:07:10]

“即使不搞炒作,單開平臺也能賺一筆。”一家數字藏品平臺開發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開發一個數字藏品客戶端價格只需要3萬元左右,如果將藏品發行在境外區塊鏈平臺上,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他還給記者支招:“你每個月花幾千元雇傭美工專門畫畫。一幅畫就算首發價定在20元,發行2000份,馬上收益4萬元,回本快。”

北京鏈通律師事務所主任丁飛鵬表示,部分國內數字藏品平臺收入一部分依賴發行費用,一部分依賴交易費用,“從趨利角度看,平臺除了避免合規風險外,沒有限制發行和交易行為的動力,也助長了炒作風氣”。

某平臺上一件二手數字藏品被售賣到近10萬元。受訪者供圖

走上“風口”需跨過多個“坎”

CCTV 4:三星堆發布數字藏品:金色財經報道,據CCTV 4中文國際頻道消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館首次推出新春數字賀卡和五款數字藏品,此次數字藏品發行采用區塊鏈技術,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提供了技術支持。數字藏品發行時間為2022年2月1日(初一)10:00-20:00。三星堆典藏文物定妝照限量版數字藏品一元宇宙賀卡,遴選九件典藏級文物,每件文物元宇宙賀卡限量100份。限量版數字藏品三星堆典藏文物定妝照限量版3D虛擬數字藏品,遴選五件典藏級文物,每件文物虛擬藏品限量30份。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聯合發行。[2022/2/3 9:29:43]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涉數字藏品的相關監管和法律規制仍存空白,數字藏品要走上“風口”需跨過多個“坎”。

交易中埋“坑”不斷。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涉數字藏品的相關投訴超過1000條,涉及強制售出、不發貨、提現無法到賬等。

浙江的馬先生,之前在唯一藝術平臺上以5.5萬元掛售一款二手數字藏品,被系統莫名以5元“白菜價”強制賣出,且無法撤銷。有多位用戶表示,自己有價值數萬元的藏品被數十元強制賣出的遭遇。

該平臺在投訴平臺回復稱,用戶協議中明確“平臺運營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為您使用數字藝術電商平臺而引起的利益或利潤損失負責”。

湖北的李先生表示,自己之前在某數字藏品平臺上嘗試提走賬戶余額1萬余元。平臺規則也允諾“T+1”日退款到賬,但過去一段時間后,相關退款仍未到賬,嘗試聯系客服人員也未得到回復。

數字藏品平臺交易安全問題也有所顯現。4月,某藝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自己此前獲贈的猿猴頭像畫作的數字藏品被釣魚網站偷盜。

此后,在國外NFT交易平臺上,該頭像在約1小時里,被分別以130以太坊和155以太坊虛擬幣轉手交易。

還存在與境外區塊鏈平臺“任性”結合現象。記者發現,部分數字藏品平臺仍使用以太坊、Polygon、火幣生態鏈等境外區塊鏈技術“上鏈”數字藏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圖片“上鏈”至境外區塊鏈平臺,流程十分簡單,直接上傳圖片后,數秒便可獲得一串數字串符,代表“上鏈”成功。

國內某數字藏品平臺技術負責人表示,利用境外區塊鏈技術“上鏈”的數字藏品,理論上可在境外虛擬幣交易平臺上用虛擬幣交易、抵押、置換。

“這意味著,有人可通過人民幣購買數字藏品后,兌換成虛擬幣,再在虛擬幣交易合法的國家和地區兌換成外幣,存在利用數字藏品進行虛擬幣交易和洗錢的風險。”他說。而去年9月,央行發布相關通知表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逐漸顯現。5月28日,徐悲鴻美術館發布聲明指出,其關注到某些數字平臺以徐悲鴻先生的名義為噱頭發售相關數字藏品,這些數字藏品的原始作品有些為假冒作品,有些不能提供完整的溯源證據,有些作品與徐悲鴻先生根本無任何關聯。

4月20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判了一起涉NFT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原告奇策公司發現,被告某科技公司經營的“元宇宙”平臺上,有用戶發布“胖虎打疫苗”NFT,售價899元。該NFT數字作品與馬千里在微博發布的插圖作品完全一致,甚至在右下角依然帶有作者微博水印。被告不但未履行審核義務,還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

杭州互聯網法院判決被告立即刪除涉案平臺上發布的“胖虎打疫苗”NFT作品,同時賠償奇策公司4000元。

“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審理本身就存在認定難的問題。盡管當前國內平臺大量使用相對自主可控的聯盟鏈技術,但未來若大量作品申請‘上鏈’,平臺未必有能力對所有作品侵權與否作出準確判定。”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說。

盤和林表示,另一方面,境外NFT平臺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多為開放的“公有鏈”,具有更徹底的匿名性、去中性化、難以篡改特點,如果無人對“上鏈”作品來源和權屬審核,侵權的數字藏品幾乎不可能撤銷或刪除。

防止NFT成為違法“新寵”

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倡議,呼吁會員單位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從嚴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風險。

三家協會從發行金融產品、提供交易服務、公開發行融資、計價結算、實名認證、投融資等多個方面,對會員單位參與NFT項目做出要求,旨在斬斷NFT的二次交易鏈路。

專家表示,盡管國家對虛擬貨幣風險防范有明確規定,但對數字藏品等虛擬資產及衍生品的監管規則制定仍有不足。相關部門亟須加大對NFT監管的探索和研究,盡早出臺相關法規,規避NFT產品惡意炒作、借用NFT概念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出現。

丁飛鵬認為,數字藏品平臺去“中心化”應當有邊界,應防止國內平臺肆意與境外“公有鏈”結合。

哈工大區塊鏈發展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員吳俊杰認為,數字藏品平臺應嚴格落實“不以虛擬貨幣作為或變相作為發行交易計價和結算工具,禁止對NFT提供集中交易、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數字藏品平臺發行、售賣、購買主體要強制進行實名認證,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發行交易記錄,積極配合反洗錢工作”。

“不能讓萬物都可NFT。”盤和林建議,可由市場監管部門和文旅部門牽頭制定相關法規,參照藝術品經營管理規定,明確數字藏品屬性以及平臺準入、經營規范等準則。

吳俊杰認為,數字藏品平臺要制定對“上鏈”資產權屬及來源審查的相關制度,包括權屬審查的資料要求、審查標準、知識產權糾紛的投訴處理規則及投訴處理流程、知識產權保護的日常監測及處理機制等。

“通過制度的建立及執行,避免平臺淪為盜版品、劣質品侵權發行的幫兇及場所。”他說。

“治理數字藏品市場的炒作亂象,需通過構建健康的平臺交易規則加以解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說。

專家建議,平臺應當在用戶協議和顯著位置中向用戶明確平臺禁止任何形式的炒作,并設定上限價格區間、限制場外交易、防止金融加杠桿等防炒作機制。另外,數字藏品平臺之間還可加強溝通聯絡,建立行業自律準則。

Tags:NFT區塊鏈數字藝術NFT價格NFT幣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數字藝術博物館數字藝術字體在線生成器數字藝術大賽官網

以太坊交易
菲律賓候任總統政策布局:防務上重視美國,考慮啟用核電_GDP

菲律賓第17任當選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將于6月30日就職。作為備受爭議的前總統馬科斯之子,在正式入主馬拉卡南宮總統府之前,小馬科斯近期圍繞多個議題密集布局。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

1900/1/1 0:00:00
讀書|走進虛實共生的數字時空,設計屬于自己的元宇宙_比特幣

00:37視頻:《元宇宙》“元宇宙”是重啟新文明的“元敘事”,是人類對烏托邦世界的思考和實踐,技術、理想、權力、資本與人性的較量將在元宇宙中展開.

1900/1/1 0:00:00
網紅老狗天下少有,只認快幣,哪個是真狗?_ION

老狗,老狗,天下少有,只認快幣,高喊義父辛巴。今天的網紅老狗,在打昨天老狗的臉,不知哪個是真狗,哪個是假狗? 老狗舊事重提,開始直播批評辛巴辛有志說:你代表不了老百姓,你在傷害老百姓,你沒資格拿.

1900/1/1 0:00:00
海昌海洋公園與越南Sunny World簽合作協議 助力樹立國際化品牌_WOR

來源:觀點地產網 5月4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期與SunnyWorldInfrastructureandRealEstateInvestment&Develop.

1900/1/1 0:00:00
幣圈“元宇宙”的發展飽受爭議,能否在2022年爆發?_NFT

大家都知道元宇宙的爆火跟NFT、預言機這兩者有分不開的關系。而元宇宙的核心就是虛擬,不管是資產還是身份。而NFT的參與剛好能保證元宇宙中虛擬身份的唯一性,還能將元宇宙中的虛擬物品變成資產.

1900/1/1 0:00:00
他們花 1.5 萬人民幣開了間餐廳,后來拿下了 50 Best_Harry

“我們只是試圖通過美食,捕捉馬來西亞的個性,并講述它的故事。”位于吉隆坡的EatandCook餐廳,誕生于新冠疫情的逆境之中.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