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如何防止通貨緊縮發生?_CPI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對通貨緊縮的認定,CPI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就是通貨緊縮。中國CPI并沒有出現連續三個月的負增長,所以中國沒有出現通貨緊縮。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通貨膨脹率偏低,應引起警惕。

任壽根

經濟學家曼昆在其《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指出,通貨膨脹不好,但通貨緊縮可能更壞。美國在19世紀后期與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過通貨緊縮,1896年平均物價水平比1880年低23%,20世紀30年代初期出現的通貨緊縮則反映了美國經濟已經陷入大蕭條。日本自1991年泡沫經濟崩潰之后,出現長期的通貨緊縮或至少是超低的通貨膨脹率,陷入長達超過30年的經濟衰退。可見通貨緊縮與大蕭條、金融危機密切相關。當一國經濟發生通貨緊縮時,該國經濟以及居民財富增長等方面會表現很差。此外,通貨緊縮有利于債權人,而對債務人不利。

聲音 | 新加坡金管局高管:金管局正在研究如何通過監管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風險:據Finance Magnates消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高管Damien Pang在本周四舉行的年度金融科技聯合大會上表示,許多監管機構和行業人士呼吁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對加密貨幣行業進行監管。金管局正在研究加密貨幣帶來的風險,以及如何通過監管來予以應對。 Pang稱:“我們絕對需要監管加密貨幣,這是為了正確應對風險。例如使用加密貨幣為恐怖主義融資等,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問題不在于加密貨幣是否應該受到監管,而是關于(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風險,以及我們如何在不對整個加密貨幣行業一網打盡的情況下,試圖減輕這些風險。”[2019/6/27]

有人說,2023年中國可能又要進入通貨緊縮時期了。為什么有人持通貨緊縮的觀點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23年3月CPI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3%,1月至3月CPI同比上漲1.3%;3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5%、環比持平,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6%。這與英美等國的物價情況形成反差。美國2023年3月CPI同比增長5%,其中主要源自住房租金等上漲。英國2023年3月CPI同比漲幅為10.1%,主要源于工資增長超過了6%、食品和非酒精飲料通脹率超過了19%以及住房租金、電力、天然氣等價格上漲,而造成食品價格上漲的原因為面包、巧克力、糖果和熱飲的成本創紀錄上漲所致。德國2023年3月的通脹率盡管低于1月和2月的數據,但仍然達到了7.4%。

陳偉星再次回懟朱嘯虎,ofo最大的機會是如何區塊鏈化:今日,陳偉星再次針對朱嘯虎的言論進行回應:金融是一個系統工程,全世界的資產泡沫促使了貧富懸殊。任何新技術的發展,都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每一個問題,都是創造者為世界做出貢獻的大機會。優秀的方案是競爭出來的,從劣質到優質,走向美好的結果。ofo最大的機會是如何區塊鏈化,而不是朱嘯虎以為的賠錢還虛報的訂單,我們要的是解決世界重大問題的機會,去揮灑我們激情的青春。[2018/2/24]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對通貨緊縮的認定,CPI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就是通貨緊縮。中國CPI并沒有出現連續三個月的負增長,所以中國沒有出現通貨緊縮。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通貨膨脹率偏低,應引起警惕。

按道理,中國第一季度通脹率不會偏低。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有一種為輸入型通脹,即境外發生通貨膨脹,引起進口原材料和消費品價格上漲,導致境內發生通脹。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歐美等經濟體出現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但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數據看,中國不僅沒有發生輸入型通脹,而且通脹率偏低。此外,按照貨幣數量論,中國的通脹率也不會偏低。自次貸危機之后,中國長期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2023年3月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突破280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這是連續3個月M_同比增長超過12%,創近七年新高。最早提出貨幣數量論的學者為法國重商主義學者鮑丁,而18世紀哲學家、經濟學家休謨為貨幣數量論集大成者,建立了貨幣數量論的完整體系。休謨把經濟變量分為名義變量和真實變量兩類,可稱之為古典二分法。名義變量是指用貨幣單位衡量的變量,真實變量是指用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根據古典二分法,貨幣不影響真實變量,這叫貨幣中性。馬歇爾、庇古和費雪繼承和發展了貨幣數量論,進一步揭示了貨幣供應與物價之間的正相關關系。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費里德曼完全接受了古典貨幣數量論的假說,并成為貨幣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費里德曼繼承了古典貨幣數量論的衣缽,指出從長期看貨幣大量供給必然造成通貨膨脹。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持續實施了寬松貨幣政策,2023年第一季度貨幣供給量較大,相應該季度的通脹率應該較高,但實際通脹率偏低。對于這種現象,貨幣數量論已無法解釋。

如何讓比特幣的尸體飄過:財新專欄作家王立仁今日發文,盡快讓比特幣的尸體飄過來的方法核心點就在于影響其交易過程和記賬過程,從而破壞對比特幣系統的信任。他還論述了7大攻擊比特幣的方法:花錢硬碰硬的算力攻擊(Brute Attack)、巧取通訊環節(SmartAttack)、攻擊記賬系統、攻擊代碼、攻擊法幣與數字貨幣的通道、路由分割(RoutingSplitting)攻擊和直接硬分叉。[2017/12/4]

自次貸危機至2022年年底,同樣也發生了類似的無法用傳統的貨幣數量論解釋的經濟現象。新興貨幣數量論將經濟體系劃分為實體經濟體系和泡沫經濟體系,并依據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經濟分離理論,進而指出,在泡沫經濟繁榮時期,大量貨幣進入樓市、股市等,即樓市、股市等吸納了大量貨幣,而房價上漲、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上漲不計入CPI,所以,盡管自次貸危機之后,大量貨幣被供應,但通脹率并不高。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就比特幣期貨將如何推出做了更為具體的解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股權產品負責人蒂姆-麥考特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交易所已經采取了保護措施,如更高的保證金水平、限制頭寸和價格以抑制它即將推出的比特幣期貨的風險。”隨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還闡述了三個層面的細節即交易、市場數據和雙邊市場的缺乏。[2017/12/3]

但新貨幣數量論以及德魯克的經濟分離理論已經解釋不通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通脹率偏低的情況了。依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下降52.8%,土地增值稅下降18.7%。這說明資金未像以前那樣大規模流入樓市、股市等泡沫經濟領域。資金是不是流向了消費領域了呢?2023年第一季度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了23.3%,國內消費稅同比下降了22.2%,其中國內消費稅實質上是一種特別消費稅,主要在一定的環節針對煙、酒、貴重首飾等特定消費品征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從某個側面說明資金沒有大規模進入消費領域。資金也沒有大規模流向境外,因為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未出現大幅貶值,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未出現大幅減少。

那錢去哪里了?資金被企業和居民存起來了。2023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近10萬億元;3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273.9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住戶存款余額近130萬億元,人均存款突破9萬元。

為什么企業和居民都把錢存起來?核心的問題是預期問題。凱恩斯提出儲蓄等于投資。其邏輯在于,從供給側角度看,國民收入=消費+儲蓄;從需求側角度看,國民收入=消費+投資。據此得出:儲蓄=投資。這里隱含一個重要假定,即儲蓄自動轉化為投資,但當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不好時、當投資者缺乏信心時,儲蓄難以轉化為投資,大量資金將沉淀在銀行中,經濟就會出現衰退和蕭條,通貨緊縮就會發生。由于美國和瑞士出現銀行危機,中國企業和居民對外部經濟環境存在擔憂,對未來的預期不佳,將大量資金存儲在銀行。

怎么徹底改變企業和居民預期呢?關鍵在于要毫不動搖地實施以內循環為主導的雙循環戰略。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Tags:CPICPI幣是什么幣

中幣交易所
掃眼球換“世界幣”,ChatGPT之父“剝削窮人”?_人工智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元宇宙日爆,作者|木沐,編輯|文刀ChatGPT火爆全球后,山姆·奧特曼創立的加密項目Worldcoin重回大眾視野。這個項目誕生于2年前.

1900/1/1 0:00:00
中國貨幣之最,看中國貨幣如何演變!_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悠久,那么你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我們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

1900/1/1 0:00:00
潮玩界“黑話”,你知道幾個?_阿童木

阿童木的經典形象被制作成各種潮玩想混潮玩圈,你知道的黑話有幾個呢?最近,筆者進行了梳理,也算是進行一個小科普。1.娃友:喜歡潮玩的朋友以娃友互相稱呼.

1900/1/1 0:00:00
排在全球前10名的數字貨幣_數字貨幣

現在全球的數字貨幣種類高達5500多種,數字貨幣在最近這幾年來都是非常具有熱度的話題。究竟哪些數字貨幣在全球排在了前10的位置也被眾人所關注,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10大數字貨幣的排名情況.

1900/1/1 0:00:00
大盤振蕩,科技發光!_人工智能

今日上證指數等幾個重要指數均出現了下跌,只有科創板是飄紅的。顯示了當下投資者對科技股的厚愛。其實今日股市下跌,昨日就已經分析過了,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實今日看到新聞才想起來,還有一個小利空忘了.

1900/1/1 0:00:00
Pi Coin主網即將上線,加速數字貨幣革命!_比特幣

PiCoin主網,是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系統,它將致力于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和變革。隨著PiCoin主網即將正式上線,數字貨幣市場也將迎來一次重大的變革.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