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FIL幣 > Info

棉花產業調查_價值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原標題:棉花產業調查

經濟日報調研組

作為天然紡織用植物纖維,棉花是重要的大宗農產品和紡織工業原料。棉花產業不僅事關棉農收入、鄉村振興,還關系到下游紡織產業鏈安全。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棉花產業發展。2022年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一四三團考察調研,在農一連棉花種植基地,走進田間,察看棉花長勢,向正在田間勞作的種植戶、農技人員詢問棉花種植、銷售和家庭收入等情況。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具有獨特經濟地位。2020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強迫勞動,侵犯人權”為名對中國棉花特別是新疆棉花惡意打壓,不斷加碼對涉疆棉花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我國棉業發展的外部形勢更趨嚴峻,使得穩定棉花生產、保障有效供給成為一項重大任務。

中國棉業的世界貢獻

世界棉花看中國。

在北緯40度至南緯30度之間的廣闊地帶,生產棉花的國家有70多個,形成了相對集中的四大棉區。我國棉花種植面積近年來穩定在5000萬畝左右,產量在600萬噸左右,加上強大的紡織工業產能,中國棉業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國不僅是主要的棉花生產國,也是最重要的棉花消費國和紡織品服裝出口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副局長、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紅介紹,近幾年,中國棉花產量約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棉花消費量占世界的30%,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世界份額30%以上。生產端、加工端、流通端、紡織端集體發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棉業發展的加速度。

棉花全身都是寶。除了用作紡織,還可食用,其加工提取物是冰激凌、沙拉醬、人造黃油、啤酒等食品不可缺少的原料。洗發膏、牙膏、護膚品等美容美發用品中都有棉絨成分。棉花還是制造肥皂、化肥、炸藥、塑料、相紙、紙幣等物品的原料。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棉業由此開啟全球化進程,國內外市場聯動性逐步增強。中國由一個棉花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進口量最高時達到513.73萬噸。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儲備棉去庫存等加快推動中國棉花產業與全球接軌,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棉業對全球的貢獻。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市場與貿易研究室主任翟雪玲表示,棉花產業是外向度很高的產業。2022年,國內棉花消費量約800萬噸,而產量只有598萬噸,年度進口量為194萬噸。我國從國際市場進口棉花,同時也通過紡織工業把它制成紡織品,再出口到世界。

中國棉花看新疆。

“不來新疆,不知道棉田如此壯觀。”2018年,上海永澳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華因為業務合作,第一次來到新疆,面對廣袤棉田,他感慨萬千。的確,新疆的農業五彩斑斕,有金黃的小麥、火紅的辣椒,但最奪目的是雪白的棉花。

近10年來,我國棉花產業區域布局發生很大變化。過去,傳統產棉區分布在新疆、江淮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呈三足鼎立之勢。2013年以后,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提升,成為世界棉花產業的一匹黑馬。如今,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約九成,呈一枝獨秀局面。與新疆植棉面積穩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植棉面積連年下降,傳統植棉大省已很難見到成片棉田。

穩定的生產是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志成表示,新疆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棉花產地,產品質量好、產量高,穩定新疆棉生產是穩定國內棉花供應的首要任務。因此,重視對新疆棉的政策引導,顯得格外重要。同時,也要鼓勵新疆以外的傳統棉花產區結合本地實際,以棉花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完成植棉任務,有效推動內地棉花擴種。

2264枚BTC從未知錢包轉移到Coinbase:金色財經報道,據Whale Alert監測,4小時34分鐘前有2264枚BTC(63,865,017USD)從未知錢包轉移到Coinbase。[2023/6/21 21:51:40]

回顧棉花產業發展歷程,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1998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拉開了中國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大幕;2004年,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啟動,在規范和促進棉花市場化流通中發揮了承前啟后的作用;2014年,新疆棉花實施目標價格改革,開啟了棉花產業布局大調整,探索出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農業精準補貼的寶貴經驗。

在新疆,棉農無不對棉花目標價格政策表示歡迎。該政策是指在棉花價格主要由市場形成的基礎上,國家有關部門制定能夠保障農民獲得一定收益的目標價格。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以來,改革不斷深化,支持力度總體不減,實現了政策常態化。今年4月,新一輪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公布,新增了關于價格調整、產量、質量的具體實施措施。新疆棉花種植政策導向進入質量產量并重階段。

這一改革探索,使得新疆棉花產業優勢得到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秦中春認為,無論是在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確定和宏觀補貼核算上,還是在開展產銷監管和微觀補貼計發上,目標價格政策不斷完善,并與WTO規則要求趨于一致。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2022—2023棉花年度,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為3786.11萬畝,產量為573.7萬噸,較2014年分別增長15.67%和18.85%。

20多年來,國家宏觀政策始終為棉花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棉花市場化日臻完善:從國家全面放開棉花市場到推進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從棉花進口實行配額許可證制度到改為關稅配額制;從長期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到市場在配置棉花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目前,棉花產業已形成期現市場融合、國內外市場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中國供銷集團所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好武表示,中國棉花產業已經積累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和完備的產業配套,取得了可喜成績: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棉花品質有了很大提升,生產效能明顯提高;產業化經營全面推進,一些企業通過產業整合實現了規模效益和內涵增長;流通體制和市場機制不斷創新,物流配送體系加快建設,“互聯網+棉花”、線上線下融合等新型模式有所突破,這些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原動力。

建立完善現代棉業體系

長期以來,棉花產業面臨諸多挑戰:生產端,如何在穩定產量和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流通端,農戶傳統經營模式與現代期貨現貨市場之間如何對接;加工端,有限的產業效益怎樣向全產業鏈吃干榨凈躍升。

如今,這些挑戰正逐個化解。在棉花從一粒種、一棵苗、一朵棉到一根線、一匹布、一件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棉農增收、棉業增效、紡織受益的多贏局面。多贏的背后,是現代棉業體系建立完善的過程:在生產端,規模化帶動了產量穩定、成本降低、分工專業;在流通端,市場化讓棉農在銷售模式上多了選擇,離金融等現代工具更近;在加工端,高端化使得產品附加值提升,延鏈強鏈加速實現。

一是棉花生產端規模化局面已經形成。

據中國棉花信息網總經理張曼介紹,2022年,新疆種植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棉農占比近1/4,較2019年增長5個百分點,種植面積在500畝至1000畝的棉農比重也穩步提升;從棉農的角度來看,近4年來,新疆20歲至40歲的棉農數量增長明顯。

NFT項目Pudgy Penguins完成900萬美元融資:5月9日消息,NFT項目Pudgy Penguins背后的公司在早期投資者 1kx 領投的一輪融資中籌集了 900 萬美元,該輪的其他參與者包括 Big Brain Holdings、Kronos Research 和 LayerZero Labs 的創始人。[2023/5/9 14:52:34]

作為新疆沙灣市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種棉大戶何洪濤帶領合作社實現了統一品種、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采收、統一交售,種植面積今年達8000畝,全部實現了機種機管機收。提起美國對中國新疆棉花的無端指責,他說,“我種這么多棉花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強迫勞動’純屬無稽之談”。

“哪有種棉花,哪有沙灣人。”沙灣市副市長王衛東介紹,沙灣是國家商品棉基地縣。2022年,沙灣市植棉174.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7%。當地組建農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112個,入股土地面積30萬畝,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植棉面積達90萬畝以上,棉花的品質和產量得到提升。

規模化經營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何洪濤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精量播種每畝用種1.5公斤至1.8公斤,可節約成本10元以上;通過統一農機作業每畝可節省機械費60元以上;通過測土配方、精準施肥可節肥20%左右,每畝節約成本50元以上;病蟲害統防統治、統一購置農藥等每畝可降低成本20元。總體上,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近150元。

“種棉花有國家兜底,只要是自己的地,每畝賺1000元以上沒問題。我們種棉花一年比一年省心省工,既節約了成本,也提高了品質。”沙灣市種棉大戶王永文種了1000多畝棉花,主要賣給沙灣市宏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宏基公司董事長馬學明說,公司建立了棉花產業化聯合體,與合作社和大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

規模化經營有效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如今,王永文只要專心種好棉花,其余環節都有社會化服務或產業鏈主體支撐。源頭種植、農機農資、軋花紡織、銷售貿易、市場服務……棉花產業中的每個環節都形成了專業化分工服務。搭乘日趨完善的供應鏈網絡,通過遍布國內的區域配送中心,棉花向著海內外市場進發。

二是棉花流通更符合市場規律。

流通方式的變化更多表現在不賣籽棉賣皮棉上。“過去棉花采收后急匆匆賣給軋花廠,如今可以從容等待合適時機出售皮棉。”新疆仟朵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張俊嶺說,合作社不賣籽棉賣皮棉,4300畝棉田的棉花參與皮棉代加工,每畝棉花代加工費需要1100元至1200元,算下來比棉農直接賣籽棉每斤要高出0.4元。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總經理楊寶富長期關注海外棉花行業的發展。他說,國外一些棉花種植大戶自建加工廠或委托加工,與市場緊密連接。我國則主要是棉農銷售籽棉、軋花廠收購加工出售皮棉的模式。因而,棉農常常重數量不重質量,難以感知市場需求。推動行業由賣籽棉向賣皮棉轉變,形成棉花種植、加工利益聯結機制,有利于棉農種好棉,加工廠軋好棉。棉農直接銷售籽棉,如果出現搶購搶收,很容易引發棉價大幅波動。

不過,新模式的推廣也面臨一些困難。新疆國興集團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郭超表示,軋花廠歡迎代加工模式,減少了企業投入和經營風險。但是,直接對接棉農個人也存在一些隱患,比如加工費是先付款還是后付款,如果后付款方式遇到棉價下跌,棉農不愿意付款怎么辦,等等。

對此,王建紅建議,一方面,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提升棉花生產規模化水平,支持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訂單農業,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實現棉農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另一方面,規范加工企業管理,嚴控新增軋花企業數量,研究制定準入和淘汰制度,解決過剩的加工能力和短期收購導致的搶收行為。

美國法官合并三起針對Silvergate Bank的訴訟:金色財經報道,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法官Jacqueline Scott Corley裁定將投資者對加密友好銀行Silvergate Bank的三起訴訟合并,三起案件均指控Silvergate協助并教唆加密交易所FTX欺詐投資者的行為,包括處理FTX客戶資金向Alameda Research的非法轉移。Matson Magleby、Golam Sakline、Nicole Keane和Sonam Bhatia在2月份提起了這三起訴訟。(Cointelegraph)[2023/4/20 14:15:44]

搶收引發的棉價波動讓下游企業經營壓力倍增。數據顯示,在多重因素影響下,2022年國內棉價最高價為23205元/噸,最低價為14090元/噸,年度最低價到最高價波動幅度達64.7%。

如何穩棉價?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建議,適時、高效、準確地用好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充分有效發揮配額、儲備棉和棉花目標價補貼政策作用也非常重要,而且根據發展要求,也有必要對這些政策進行調整完善。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作用,加強監管,避免資金過度炒作,對穩定棉花價格與棉紡織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很關鍵。

三是棉花加工附加值越來越高。

產業鏈越長,附加值越高。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所長李付廣說,傳統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棉花纖維上,現在已開始圍繞棉籽和棉秸稈布局科研力量。在棉花產出量中,棉花纖維只占40%,棉籽占60%,還要在棉籽產業鏈上下功夫,如發展棉籽油和棉籽蛋白。

位于奎屯市的新疆和潤金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棉籽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進行精細深加工,可以衍生出棉籽蛋白、棉絨、棉殼、棉籽油等多種產品。公司生產經理孟朋說,預計公司每年可加工20萬噸棉籽,今年有望實現利潤4000萬元。奎屯市發改委主任蔡勝利介紹,奎屯以和潤金蘭為龍頭,新建的5000噸棉子糖、10萬噸植物油精煉項目,將填補國內油脂行業空白。

在阿克蘇地區,不僅小小的棉籽能產出5個系列9個品種的產品,棉花秸稈還能被制成高性能人造板材。在沙雅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工人們正在加緊安裝100%棉秸稈環保無醛人造板生產線,一期4條生產線預計今年8月投產。新疆天匯康拜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規劃了12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每年可消耗約15萬噸棉花秸稈,實現產值2.7億元。

這些探索是新疆推動棉花產業強鏈延鏈的縮影。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棉花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梁勇表示,新疆棉花要進一步提升棉花就地轉化率,補齊化纖產業短板,優化印染產業結構,推動服裝、家紡、針織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發展。

棉花科技自立自強

目前,在棉花種植、品種優化、技術推廣等環節遇到“溝坎”,新疆都會有相關部門及時“出手”。新疆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雪源表示,只要措施科學精準、及時到位,均能實現高產穩產。得益于科技興棉,我國棉花單產屢創新高,2022年達132.8公斤/畝,居全球首位。

“基本不缺苗,這是科技的力量,不僅抵御災害,提高質量和產量,還讓種棉更輕松。”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北五岔鎮的種植戶潘天玉指著自家成片的棉田向記者說。

與潘天玉的感受相印證的,是新疆棉辦提供的調查結果:目前全疆播種、中耕、打藥等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規模種植的棉花基本實現機采。

機采是一項高效采收的綜合性技術。過去,種植100畝棉花,人工采摘得用近1個月。現在有了采棉機,300多畝棉花1天就可以采收完,相對于人工采摘,每畝能節省200多元。

億萬富翁Tim Draper:企業在 SVB 破產后應持有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Tim Draper認為,企業應該持有比特幣和其他至少兩種加密貨幣。Draper 沒有具體說明分配給比特幣和山寨幣的百分比。但是,他稱 BTC 是對沖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的對沖工具。Draper表示,硅谷和 Silvergate 等銀行的倒閉表明需要制定應急計劃,以確保企業始終手頭有現金,以維持自身和員工的生計。他補充說,政府一直在對銀行業進行過度監管和微觀管理,損害了其長期健康。企業需要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保持可持續發展。如果政府繼續過度印鈔并大幅降低利率以應對由此產生的通貨膨脹,此類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將更大。[2023/3/26 13:26:39]

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是如何實現的?

棉花設備自主可控為此提供了硬件支持。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新疆采棉機市場被進口采棉機壟斷。如今,天鵝股份、星光農機等多家國內企業在采棉機自主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國產采棉機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

天鵝股份在新疆五家渠建成了國內最先進的、年產200臺的高端采棉機智能制造生產線。天鵝股份副總經理、新疆天鵝總經理李占濤告訴記者,公司加大研發力度,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2019年成功研制國內首臺六行打包采棉機,國產化率達93%,臺均采收面積突破8000畝。

價格低、性價比高,是國產采棉機的突出優勢。據了解,一臺六行打包采棉機市場售價458萬元,政府補貼60萬元。相比售價728萬元的進口采棉機約翰迪爾CP690,購機成本少了300萬元。

國產采棉機質量和效率也在快速提升。兵團農機推廣總站站長林育說,這兩年國產采棉機穩定性明顯改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沙灣市宏基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波認為,我國采棉機行業起步較晚,相信再有3年到5年,國產采棉機就能與國外品牌相媲美。

不僅是采棉機,一系列技術裝備都在優化升級,并陸續應用到廣闊棉田。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的自動鋪膜播種機,輕松實現播種筆直作業和棉花行間距離精準化。五家渠棉花種植面積近年來穩定在180萬畝左右,建立了包括北斗導航精量播種、膜下滴灌、水肥運籌、機械化采收等在內的一系列配套工程。六師五家渠市黨委書記宋宏利說,棉田里人越來越少了,學問越來越多了,結出的是朵朵“科技花”。

“截至2022年,兵團機采率已達95.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畢顯杰告訴記者,兵團還堅持在“精”字上下功夫,全面推廣精準種子、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收獲、精準監測等精準農業技術。

科技支撐使新疆棉花正由“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在握”。但也要看到,棉花產業提質增效是個長期課題,需下大力氣補短板。

棉花品種多、亂、雜現象還比較突出。

在沙灣市,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每年只推薦4個至5個品種,但經登記備案進入市場的棉種卻多達近50個品種。

“一域多品”如何破?首要的就是整合碎片化棉田。除了組建農業種植合作社、促進耕地流轉、引導棉農抱團發展等常規手段,新疆一些植棉區立足本地實際,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棉田連片經營。在此基礎上,一些地區還通過組建產業聯盟的方式,引導棉農統一種植適宜的品種。

“好花結好果,好種出好棉。”沙灣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唐新濤說,要真正提高棉花品質一致性,植棉區域必須更緊密地統籌起來。他建議,由自治區層面成立的棉花辦公室將從棉種培育到紡織加工整個鏈條統管起來。

莫斯科交易所起草數字金融資產和證券交易法案:9月24日消息,莫斯科交易所(MOEX)正在起草一項法案,旨在允許數字金融資產(DFA)以及基于DFA的證券交易。MOEX監事會主席Sergei Shvetsov表示,該法案目前正在接受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審查。

Sergei Shvetsov在一次銀行會議上表示,該法案預計DFA和DFA憑證可以像證券一樣交易。“該交易所及其子公司將向監管機構申請,我希望他們將獲得交易所運營商的地位”,以進行DFA交易。“如果該法律通過,俄羅斯存管機構將能夠在其鏈上賬戶中持有DFA,一旦客戶需要基礎資產,他們就贖回憑證,并在鏈上賬戶中接收資產。”

據此前報道,今年8月,一位高管透露,莫斯科交易所計劃在年底前提供數字金融資產產品。9月份,俄羅斯總理Mikhail Mishustin要求中央銀行和莫斯科財政部在12月1日之前提交有關俄羅斯聯邦數字金融資產(DFA)市場未來的具體建議。財政部和貨幣當局還必須與俄羅斯金融監管機構Rosfinmonitoring、聯邦稅務局和聯邦安全局合作,在12月19日之前就旨在規范發行和流通俄羅斯數字貨幣的法律草案制定統一立場。(Cointelegraph)[2022/9/24 7:18:45]

王建紅認為,從長遠看,一要完善品種評價機制,使育種與市場需求銜接,做好優質品種推廣、產需銜接;二要在品種多亂雜問題嚴重地區,適當采用政策激勵手段,支持優良品種集中連片種植,鼓勵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參與;三要加強種子監管和執法力度。

棉花質量的源頭在種子。梁勇表示,自治區棉花辦將以建設國家優質棉基地、提升棉花品質和延伸棉花產業鏈為中心任務,持續提高種植水平,加強良種培育,選育具有突破性優勢的新品種,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除了種子,殘膜也在影響棉花產量。

因無霜期短,新疆棉花種植廣泛采用覆膜栽培模式,這有助于土壤保溫保墑,減少病蟲草害,但殘膜污染成了問題。對此,新疆印發了《自治區農田地膜污染治理五年行動計劃》,各地開展了一系列行動。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殘膜污染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阿克蘇地區為例,近年年均地膜使用量約4.5萬噸,回收量約3.6萬噸,殘膜回收比例已達80%,但殘膜加工量卻不到回收量的30%,大量殘膜長期堆存在回收點和加工企業。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膜殘留基數大。阿克蘇地區實施農田廢舊地膜回收利用項目不過五六年時間,但應用地膜覆蓋技術已有30年歷史,消納歷年殘膜需要時間。另一方面,目前殘膜回收機械效率比較低。新疆新潤豐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百里告訴記者,目前機械回收的殘膜含雜率較高,這就造成膜雜分離難度大、成本高。

林育建議,解決地膜殘留難題,需多措并舉,研發新型地膜材料、加大回收補貼力度等。包括加大加厚地膜推廣力度,加快研發投入,提升殘膜回收機械水平,以及制定機采棉地膜標準和回收標準。

以長絨棉為代表的高品質棉供給少,細絨棉異性纖維多、一致性差等是近幾年紡織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董奎勇表示,目前國內紡織企業更關注棉花纖維長度、強度、馬克隆值、含雜率、短纖維率、異性纖維含量等指標,其中對國產棉異性纖維問題意見較多。

他建議,著力提升棉花種植水平,推廣先進的種植、采摘及加工方式,重點減少異纖含量,推動棉花品質指標滿足高質量棉紡織產品的需求是棉花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過量施肥而導致的土壤表層鹽漬化、土壤板結,也是影響棉花生產不可忽視的因素。

目前,新疆各植棉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主要采取測土配方按需施肥和生物防治等土壤修復措施。宋宏利說,五家渠一直在探索解決辦法,近日由新疆航天兆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年產1萬噸微生物菌劑生產基地已在五家渠正式投產。該公司董事長張長江表示,應用微生物菌劑可降鹽降堿、減肥減藥,讓板結地變良田。

構建全產業鏈數字棉業

當今中國的棉花產業不僅種管收環節均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產業業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像網購服裝一樣買皮棉已經成為現實。2014年以后,紡織企業不再需要到新疆實地采購棉花,只要登錄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棉花在線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e棉網”,根據訂單需求線上下單,就可以買到需要的皮棉。

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實則是中國棉花全產業鏈數字化的支撐。在棉花產業工作了30多年的丁好武表示,“棉花是目前我國所有農產品里唯一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具備公信力的產品”。

在新疆,從一粒棉種開始,棉花就有了專屬的“數字身份證”。兵團六師芳草湖農場二連職工楊龍今年和父親一起種了125畝,種完就把棉農信息、種植面積、棉花品種等通過手機APP上傳。

一次錄入,直接交售。在新疆奎屯泰鑫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里明給記者演示,收購時,棉農交售籽棉時刷一下身份證,軋花廠的數字系統就會打出一個帶有20位數字的追溯卡。加工成皮棉后,系統自動關聯追溯卡,生成32位的條形碼,信息包括產地、年度、重量、品質等,實現從籽棉到皮棉的溯源。這個條形碼會跟隨著皮棉完成交售、加工、檢驗到倉儲、物流、紡織的整個數字之旅。

為什么棉花能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農產品?

在棉花產業里,供銷合作社系統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供銷合作社發揮棉花主營業務的傳統優勢,系統涉棉企業適應棉花產業布局調整和市場變化,保持了50%左右的棉花收購市場份額。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為代表的綜合服務平臺,在儲備棉交易、行業數據信息化、倉儲物流服務、棉花融資等方面服務宏觀調控和產業鏈上下游。

楊寶富說,棉花全產業鏈數字化是緊密圍繞國家政策實施,逐步完善積累形成的。自2014年以來,受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領導小組委托,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開發建設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信息平臺、籽棉收購、棉包條碼信息管理、在庫公證檢驗平臺、質量追溯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全產業鏈信息的采集與融合。

棉花數據采集工作能夠在各環節順利進行,是因為數據采集符合產業上下游所有參與方的實際需求,能夠為申領補貼提供依據、提高涉棉企業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成本、促進棉花規范流通。

數據采集只是數字化的基礎,要真正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還必須讓棉花產品標準化,打造公信力。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新疆辦事處主任鄧鑫表示,新疆所有的棉花加工后,每包皮棉會帶著專屬的數字條碼,進入交易市場的監管倉庫,在監管倉庫形成第三方規范監管和公證檢驗。

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兵棉宏泰物流有限公司是新疆較大的棉花倉庫之一,靜態庫容達53萬噸。高峰時段,倉庫每天的接單量超過200車,重量接近1萬噸。走進宏泰,近兩層樓高的白色皮棉整齊碼放在戶外場地上,與蔚藍的天空形成清晰的分界線。“棉花倉庫是露天的,下雨也不怕,一天就干了。”宏泰物流總經理曹賽說,在庫的棉花收到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的發貨單后,將皮棉通過鐵路或公路物流發出去。

入庫后的棉花要100%取樣,完成在庫重量檢驗、品質樣品取樣以及實驗室儀器化公證檢驗。檢測后,由纖維檢驗部門將數據統一上傳到中國纖維質量監測中心中央數據庫,經過審核對比后,數據將作為監管棉掛拍售賣的依據。棉紡企業關心的長度、強力、馬值等內在品質指標都在其中。至此,每一包棉花不僅有一個身份證,還有一個檢驗證書,成為可交易的商品。

“我們這個大廳可不是為了顯氣派,每年九十月份,大廳里都會堆滿棉花樣品。”對著當下空曠的大廳,中國棉花公證檢驗五家渠實驗室主任孫惠玲解釋說。這家擁有40個固定工作人員的實驗室,每年要承擔甘莫沿線55家軋花企業、79條生產線上加工生產棉花的檢驗工作。2022年檢驗棉花38萬噸,換算成樣品條形碼是100多萬個。

棉花質量檢驗師張新華在這個實驗室工作快30年了。他告訴記者,以前檢驗都是到軋花廠,面對面檢驗,數據差異大,公信力差。現在和加工廠、棉農都不見面,全部在實時上傳的監控監管下,檢驗的準確性和公信力大大提升。

從田間地頭的潔白棉朵,到大街小巷的亮麗服裝,新疆棉花產業鏈包括種植、收購、加工、檢驗、倉儲等各環節基礎信息已經實現數字化。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中國供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順利介紹,數字化新技術的涌現和廣泛應用,給我國棉花產業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棉花已成為全程數字化監管的農產品,有力推動了產業經營模式的變革。

據了解,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打造了棉花交易、監管物流、資金服務、數據信息等4大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服務涉棉企業總數已超5000家,占全國涉棉企業總數的90%以上,累計組織商品棉交易5000多萬噸。

數字化要在完善產業服務上發揮更大作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發揮自身棉花產業鏈大數據基礎優勢,構建了棉農綜合服務平臺,提供金融貸款服務、價格信息查詢、交售信息查詢、加工廠對接等服務。自2021年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注冊的棉農用戶達31.5萬人,覆蓋新疆棉田面積超過2900萬畝。2023年,通過平臺進行貸款的棉農已有7000余人,植棉專項貸款累計使用超16億元,戶均貸款超過22萬元,較常規貸款戶均節省息費約8000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有關業務負責人單旭介紹,未來,平臺還將實現農資、農機、農技等各項資源的供需對接。

棉花產業轉型升級,對信息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侯順利表示,要加快推動商業模式優化創新,以數字化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帶動棉花產業在新的高度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要加快推動全流程數字化閉環管理,將數字化應用到種植、加工、檢驗、倉儲、物流、消費等產業鏈各個環節,賦能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中國棉業國際話語權

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期間,包括中棉集團新疆棉花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獲得中國棉花可持續發展項目頒發的國內首批可持續棉花生產認證證書。

作為中國首個可持續棉花標準、認證和評價體系,CCSD是2021年6月由中國棉花協會聯合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共同發起的項目。這個時間,正是在“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宣布停止在中國新疆地區的所有線下活動,無限期暫停新疆良好棉花認證之后。

BCI對新疆棉的制裁,與美國借口所謂“強迫勞動”和“侵犯人權”制裁新疆棉花產業,迫使眾多服飾品牌抵制新疆棉花。事實上,新疆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為中國和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面對造謠抹黑和打壓制裁,新疆棉花產業并沒有倒下去,而是在發展壯大。

有不少人認為,“我們每年進口量約200萬噸,自己的棉花還不夠用呢”。棉花不夠用是事實,但我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很大一部分需要出口。要發揮我國棉紡織產業鏈完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參與推動全球和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優化,穩住對發達國家出口,擴大對新興經濟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提高出口附加值。

面對棉花市場很多規則都由西方國家制定的現狀,我國作為用棉大國,在話語權方面需要更有作為,中國棉花必須建立自己的標準。

如何提升我國棉花標準國際話語權?專家建議,加強法律制度保障,建立部門溝通機制;充分發揮企業等經營主體作用;加強關鍵性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宣傳推廣中國標準;完善相關檢驗檢測制度,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我們希望未來能夠通過CCSD項目的開展,讓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盡量少受到相關事件的影響。”在王建紅看來,推動CCSD是中國棉花產業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這為棉花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棉花產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侯順利表示,供銷總社去年實施“質量興棉”升級行動,就是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棉花主渠道優勢,推動我國由棉業大國向棉業強國轉變的重要舉措。

新疆積極尋找疆棉發展的突破口,推進疆棉的公共品牌建設。以國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對包括新疆棉制品在內的“國貨”需求的快速增加為突破口,提高“新疆棉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品牌建設來培育和擴大國內消費市場。

棉紡織行業在拉動棉花消費上已經開始行動。下一步,將引導企業用好相關政策,利用“優質優補”引導優質棉花生產,引導行業從供給端推動擴大棉制品內需消費,引導行業發揮全產業鏈優勢,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全棉時代創始人李建全對棉花有著很深的感情。他說,種植1公斤棉花,可以吸收5公斤二氧化碳,而且棉花埋在土里3個月即可降解,對于碳減排、碳中和的意義十分重大。全棉時代要持續推廣棉的價值,讓“多用棉、多種棉”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新疆利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德華建議,各企業要以建立棉花科研創新平臺、形成優質棉種植模式、制定軋花工藝規程、制定原棉標準、訂單收購優質棉、創建區域棉花品牌等共同任務為目標,引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高芳表示,回首過去,我們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紡織品服裝;放眼未來,我們將更多更好地參與高質量、可持續棉制品的生產與銷售,并以此帶動棉花生產、流通、消費模式變革,為守護地球家園盡一份責任。

中國棉業向陽而生,應時而新,在求索中不斷壯大,砥礪前行。透過中國棉業的改革發展,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國棉業的傳奇正在向未來延伸。

來源:經濟日報

Tags:CSDBCI價值鏈CSD幣是什么幣BCI幣是什么幣價值鏈幣是什么幣

FIL幣
羊駝吐口水說明什么?_

羊駝因為呆萌可愛的外表,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歡,羊駝經常成為動物園等場地打卡動物。但羊駝還有一個比較困擾人們的習性,那就是它們的口水多,遇到羊駝吐口水的情況,這是咋回事?其實羊駝吐口水是一種動物防衛.

1900/1/1 0:00:00
創近一個月最大漲幅,離岸人民幣飆升逾460點,5日大漲近1000點,易綱最新發文_CPI

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北京時間04:59報7.1657元,較周二紐約尾盤上漲462點,盤中整體交投于7.2155-7.1617元區間。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暫報7.1656,升值12基點.

1900/1/1 0:00:00
讀創財經晨匯|① 華為10年研發費用近萬億元②上半年外貿規模突破20萬億元_人工智能

華為10年研發費用近萬億元,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2萬件由華為主辦的“跨越創新邊界——2023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7月13日在深圳舉行.

1900/1/1 0:00:00
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功能將上線:支持無電支付_SIM

7月10日,記者獲悉,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功能即將上線。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以電信運營商超級SIM卡為錢包載體,用戶可使用超級SIM卡硬錢包在手機無電狀態下完成支付.

1900/1/1 0:00:00
2023“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報名火熱進行中_人工智能

潮新聞客戶端記者張吉通訊員陳芳圓 “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亮點活動之一,通過探索互聯網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搭建互聯網項目、技術、人才和資本合作的重要平臺.

1900/1/1 0:00:00
20.65 億!王興的美團正式收購王慧文的 AI 公司光年之外_人工智能

近日,美團發布公告,以20.65億人民幣全資收購其前董事王慧文所創辦AGI公司光年之外,完成對光年之外境內100%股權的收購.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