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交易所 比特幣交易所
Ctrl+D 比特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火必 > Info

騰訊Q幣17年浮沉史 對Facebook發幣有什么啟示?_LIB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這不就是Q幣嗎?”在Facebook的Libra推出當天,就有網友這樣調侃。

但除了吃瓜群眾的調侃之言,幾乎沒有人會真的把libra等同于Q幣。畢竟相對于中國網友耳熟能詳的Q幣,libra從各個方面看著都要高大上許多:“對標法幣的穩定幣”、“合作門檻極高”、“無國界貨幣”、“普惠金融基礎”、“為世界而生”,這似乎完全不是吃瓜群眾常用來買QQ秀的Q幣所能類比的。

可被大家所遺忘的是,曾幾何時,Q幣也被網友們作為結算工具,在虛擬世界里流通,甚至隱隱有成為虛擬“一般等價物”之勢。騰訊作為Q幣的發行者,也幾乎成了虛擬世界的“央行”。

彼時,Q幣在國內掀起的輿論風暴、監管爭論,一點也不比現在Libra引起的風波小。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同為“虛擬貨幣”,Q幣自誕生、發展到輝煌,再到現在回歸本源,這波瀾壯闊的旅程,也許能為Libra的改變世界之路帶來一絲啟示。

文/31QU墨菲

出鞘

時光回溯到2000年4月,這一個月,狂飆近兩年的納斯達克指數突然毫無征兆地暴跌,之后短短幾個月,市場就蒸發8.3萬億美元。

彼時,騰訊雖然還未上市,但也被泡沫裹挾。最慘的時候,賬面上只剩1萬人民幣。但幸運的是,騰訊在股災前一刻從IDG與盈科手中拿到了救命錢,驚險地贏得喘息時間。

這是互聯網創業者們最黑暗最冰冷的時刻,泡沫破滅,哀鴻遍野。幸存的互聯網公司們在焦頭爛額尋找新的方向和新的盈利方式。

機會留給了幸存者。

“移動夢網”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根救命稻草。這項由中國移動推出的短信增值業務,騰訊憑借“移動QQ”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僅實現了第一次單月盈虧平衡,而且不到一年實現凈利潤超過1000萬。

“網游”算是半根救命稻草。之所以在當時只能算“半根”,是因為互聯網上一個致命的問題沒有解決——支付。

比如,中國最早的棋牌休閑網絡游戲“聯眾游戲”,一年多時間注冊用戶2000多萬,月活用戶300萬。雖然用戶數量突飛猛進,但卻找不到適合游戲玩家們的付費方式。

據《騰訊傳》描述,中國與美國互聯網產業最大的差異之一就是金融信用體系的缺失,“長期以來,如何建立自己自己的支付體系困擾著所有的經營者”。

網上支付問題同樣讓騰訊焦頭爛額。因為騰訊在QQ收費上的一系列試驗全部撲街:廣告、會員制、企業服務反響寥寥;QQ號碼注冊收費讓騰訊陷入第一次輿論風波。

馬化騰將這些失敗的原因歸咎于支付方式的缺失:“當時的中國青年消費者幾乎沒有人擁有信用卡,他們必須要跑到郵局去匯款,很少有網友樂意為了每月10元往郵局跑的。”

這是騰訊當年最大的尷尬:手握1億用戶,但QQ卻像“餓死鬼投胎”,融的錢、賺的錢全砸在QQ上,但卻依然找不到直接盈利的辦法。

轉機,在一家叫“九城”的游戲公司中萌芽。

BAYC#1360入駐騰訊QQ元宇宙:金色財經報道,近日,騰訊上線QQJOY云上嘉年華,以新次元宇宙,超現實快樂為主題,主打元宇宙概念,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宣發試水。

騰訊此次試圖以元宇宙的形式,整合游戲、潮牌、直播等多個賽道的優勢資源,聯手由藤原浩等人創立的頂級潮流機構HONEYEE.COM,邀請Eric So等6位潮流藝術家,以及歐陽娜娜、薛凱琪等明星站臺,在年輕群體進一步推廣數字資產的可能性。

BAYC#1360作為重點展示,表現了騰訊對NFT行業的積極探索。此次活動中還有VANS的虛實同款潮鞋、中國航天天宮開物的獨家徽章、OG同款藝術畫作等,都可以看作騰訊對NFT的概念性嘗試。

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 系列總共10000個,本次亮相的無聊猿為編號#1360,也是騰訊首次將無聊猿放入其打造的元宇宙當中。BAYC#1360 持有人尚未公布,猜測是騰訊團隊或高層持有。[2022/12/31 22:17:47]

九城創始人朱駿提出了一種收費模式“游戲幣”。他們與上海電信發行聯名卡,100元上網卡中含15元的“九城游戲幣”。

朱駿還發明了“九城點數”,玩家可以用聯名卡里的“游戲幣”購買“點數”,然后可以玩一款付費游戲,或者在其他游戲中押注。

“九城游戲幣”、“九城點數”,這應該是國內最早的公司發行的專屬虛擬貨幣。

憑借專屬的虛擬貨幣和一部分上網費用分成,2001年7月,九城月收入達到200萬元,300萬注冊用戶中付費用戶高達10萬人。

“虛擬貨幣”模式開始在網上復制,2002年,騰訊發行了自己的專屬虛擬貨幣“Q幣”。

實際上,關于“Q幣名字”,還有一段歷史。

據《站長之家》報道,為了給騰訊自己的支付代碼起一個“吉利”的名字,當時騰訊員工冥思苦想了幾個晚上,在Q元、Q幣、Q寶等名字中猶豫不決。

最終拍板“Q幣”,是因為覺得“用戶容易理解”。

Q幣規則非常簡單:一元人民幣可以購買一Q幣,付費用戶通過等值面額卡的卡號、密碼“充值”,充值的Q幣和QQ賬號綁定。

“有了自己的虛擬貨幣,也許情況會好一些。”馬化騰認為。

求生

可有了Q幣的支撐,騰訊情況真的只是“好一些”。

一開始,Q幣是“食之無味的雞肋”——因為沒有好的使用場景。

拿當年騰訊的付費試驗之一“QQ會員業務”為例,以現在的眼光再看當時的付費業務,其實也算雞肋,比如網絡收藏夾、好友列表保存、“靚號”等。

結果,QQ會員,一個月只有幾百個用戶愿意加入,每個月收入只有兩三萬,半年內只有3000個會員。而使用Q幣支付的,更是寥寥無幾。

付費場景沒有打開,Q幣也被冷藏。直到一款革命性的收費產品的橫空出世,Q幣才第一次展現出魅力。

2003年1月24日,QQ秀上線。現在我們看起來司空見慣的虛擬形象,將成為未來騰訊帝國的第一塊基石。

一汽豐田和騰訊云至信鏈聯合發布虎年數字藏品:2月26日消息,一汽豐田和騰訊云至信鏈聯合發布虎年限定數字藏品“FUN虎山熱血幻境”,該藏品設計結合了Fun Club家族四款頂流車型,融入了六種冰雪運動元素。[2022/2/26 10:17:24]

當時,針對QQ秀產品,騰訊內部還有專門的項目計劃書——阿凡達。

“阿凡達”實際上是韓國sayclub.com社區網站開發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虛擬形象,比如發型、表情、服飾和場景,這些虛擬商品,需要付費購買。

按照這個思路,騰訊進行了新的付費嘗試。為了推廣QQ秀,騰訊先給每個QQ會員贈送價值10元的Q幣,使他們成為QQ秀的種子用戶。

結果,QQ秀受歡迎程度出乎意料。在QQ秀上線半年后,有500萬人購買了這項服務,平均花費5元,2003年,QQ秀產生的收入,達到當時短信移動QQ的1/8。

這些價格在5毛到1元的虛擬物品,讓騰訊在移動夢網之外找到了新的互聯網增值業務,而且是一個由騰訊全面主導的、有巨大想象空間的業務。

“網絡也是一個世界,一個我們可以實現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世界”,騰訊阿凡達項目計劃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說QQ秀為“夢想世界”提供可能,那么Q幣就鏈接了騰訊的夢想世界。

在QQ會員、QQ秀之后,騰訊接連推出了QQ空間、QQ游戲、紅鉆貴族等鉆石體系,組成了一個獨立的、閉環式運轉的QQ世界。

Q幣,是這個世界的唯一支付方式。

看到這里,我們再對比Facebook推出Libra的愿景,透過“為世界而生”、“普惠金融的基礎”、“無國界的貨幣”這些高大上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二者的驚人相似點:

Q幣和Libra,一個為真實世界接入了虛擬世界,一個在虛擬世界鏈接了真實世界;

雙方都脫胎于金融體系缺失,前者為了解決網絡支付的可能,后者為了解決跨國結算的困難。

但是單純的工具并不夠,沒有足夠數量使用者的工具不足以生存并發展。

而要真正落地,還需要具體的大眾接受的使用場景,這點Q幣依靠QQ秀產生了突破,那么Libra的場景在哪里?

Libra官方的期望是合作機構優先在自己的場景內應用,最優先的場景是跨境支付。但考慮、利益、成本等諸多現實因素,可能還是先在Fackbook內部尋找突破場景更為快速便捷。

那如果有了場景,Libra是不是接下來一切就是康莊大道了呢?

再讓我們回歸Q幣的旅程,去尋找答案——

發展

80后、90后應該還會有這樣的記憶——打電話用話費充值Q幣,在網吧、書報亭買Q幣的點卡。

事實上,在線上推出一系列Q幣消費場景后,2003年,騰訊開始搭建一套完整的Q幣銷售體系。總的來說,線上線下,三條渠道:

1和電信旗下的聲訊臺合作,簽訂代銷Q幣協議,用戶撥打16885885便可以購買Q幣,所得收入,騰訊與聲訊臺五五分成。這個模式從杭州開啟,迅速被復制到全國300多個聲訊臺。

騰訊幻核攜手《非人哉》發布冬季限定數字藏品:1 月 14 日,騰訊數字藏品平臺幻核攜手人氣漫畫《非人哉》發布冬季限定數字藏品,該系列數字藏品包含 6 款漫畫人物數字映繪,收藏者可選擇直接購買指定款式數字映繪,或購買數字盲盒以隨機獲得數字藏品。

此外,《非人哉》與幻核共同舉辦首屆非人哉冰雪運動會,參與即可抽取免費數字盲盒及簽名周邊福利。本次活動共計將抽出 60 個《非人哉》數字盲盒,3 本《非人哉》作者親簽實體書以及 1 分作者親筆簽繪,各獎勵不可重復獲得。[2022/1/14 8:49:21]

2與網吧建立了Q幣銷售的渠道,騰訊短時間內拓展了1萬多家網吧。

3自有的在線支付系統。

“對于騰訊來說,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制度系統是戰略性的成功,這也是中美兩國社區型網站在盈利模式上分道揚鑣的標志性時間。”《騰訊傳》這樣評價。

有了消費場景和銷售渠道,騰訊的財報變的越來越亮眼:

2003年底,在紅鉆推出后,騰訊每月虛擬道具的收入突破千萬。

2004年6月,騰訊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

2005年,騰訊總收入14.264億元,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占7.867億元。

到了2006年,僅第一季度,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人民幣4.365億元,并且即時通訊QQ注冊人數已經達到5.315億。

在這個財報發出來后,騰訊在媒體上有了“帝國”的稱呼——虛擬世界里的中央帝國。

如果說騰訊是帝國,那么Q幣就是這個帝國唯一貨幣。隨著騰訊業務擴大,QQ用戶暴增,Q幣的輻射范圍也越來越大。

事實上,當時虛擬貨幣已經有了完整的產業鏈。據《站長之家報道》,網絡游戲點卡、銷售渠道、代理經營商已經快速發展起來,“一時間,各種各樣的網絡游戲充值卡鋪滿了大大小小的軟件店、網吧和書報亭”。

當時,市面流通的網絡虛擬貨幣不下10種,如Q幣、泡幣、U幣、百度幣、酷幣、魔獸幣、天堂幣、盛大點券等。

但只有騰訊的“Q幣”,跳脫了自身體系,被網民廣泛接受,甚至被質疑是“一般等價物”而受到監管點名關注。

擴散

在2003~2006年騰訊高速發展時期,Q幣開始逐步跳出了騰訊生態外。

Q幣先是在網上虛擬世界流通:

中小型論壇給版主的工資就是Q幣;

《傳奇》游戲玩家們用Q幣買賣道具;

媒體“成都網友王先生”的賺錢之道,一個月僅靠賣Q幣就能賺近4000元。

緊接著,專業的Q幣交易場所出現:

專門的“打金”工作室、對話平臺出現,Q幣成為各個游戲道具、論壇積分交換中介;

據《京華時報》2006年調查,在淘寶網上,出售Q幣的店鋪多達8000余個,遍布國內各個省市;2006年的超女總決賽中,粉絲購買虛擬貨幣Q幣投票,淘寶網一天Q幣的交易額就超過50萬。

動態 | 騰訊支持的Sea尋求在新加坡申請全數字銀行牌照:新加坡Sea Ltd.尋求在新加坡申請全數字銀行牌照,成為目前為止第一個宣布申請此牌照的單獨申請人。Sea是一家在線游戲和購物公司,騰訊控股是其最大的外部股東。Sea在一份公告中稱,該公司的數字銀行將專注于通過技術滿足千禧一代和小型企業未被滿足的需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今日表示,有21個團體競標了數字牌照,其中有7個團體申請全數字銀行牌照,14個申請批發銀行許可證。(新浪財經)[2020/1/7]

最后,Q幣交易蔓延到線下:

當時,已經有網友成功用Q幣換電腦配件,1000Q幣?換到了一個硬盤盒,這可比比特幣換披薩劃算得多;

專業的打金工作室得到Q幣后,再將Q幣出售給當地網吧的玩家,轉化為人民幣。

到2005年,“Q幣交易”已經成為完整的產業化體系。從人民幣到Q幣再到人民幣,Q幣在地下悄悄流通,成為網上虛擬世界的“等價物”。

事實上,Q幣并不是完美的“交易中介”,它有很多缺陷,但全被網友一一克服:

首先,騰訊Q幣和和QQ賬號綁定,官方無法轉賬,那么交易雙方要如何“轉賬”?

交易者先把Q幣轉化為QQ公司游戲中的“游戲幣”,再把游戲幣“輸給”另外一個賬號,然后把游戲幣轉化為Q幣。

據《京華時報》報道,“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Q幣完成完美轉移,第一個轉賬問題解決。

其次,騰訊沒有開通雙向兌付,這意味著,在騰訊體系里,Q幣不能再換成人民幣。

但騰訊沒有,其他中介平臺可以——專門的第三方平臺出現,主業就是將Q幣兌換成人民幣。

更有意思的,網友給騰訊Q幣定價——官方的1塊太貴,6毛左右比較合適。需求高的時候,漲價8毛,囤多了就跌到4毛。

“其實現在買賣Q幣的,大部分都不是為了享受QQ提供的服務”,Q幣脫離了騰訊體系,Q幣逐漸成為網絡“等價物”。

這一切超脫了騰訊預料。

實際上,從某種程度而言,Q幣在底下流通,騰訊是受害者。

因為Q幣的貨源,大部分來源于“QQ黑客”,他們用專業工具盜取QQ賬戶獲得Q幣再低價出售。

時任公關部助理總經理宋旸稱,網上販賣的Q幣來源基本上是通過盜號的方式獲得,騰訊公司堅決抵制和打擊這種行為。

除此之外,Q幣也不是完美的貨幣,它依然存在信任問題。

如果是重要游戲道具、大額交易,網友們還是會選擇同城交易;異地的虛擬網上交易依舊存在風險。

事實上,當時已經存在“信任的擔保網站”,雙方把裝備和Q幣都給這個網站,然后再由機構轉發。但這種方式,一是要收取一定手續費,二是擔保網站本身信用存疑。

但對于一些小額的網絡商品,Q幣已經能滿足交易雙方需求。

還有一個問題,是騰訊對“地下交易”的態度,一旦被騰訊發現,就會被沒收Q幣或者封號。

動態 | 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簽約 騰訊軟銀中金入局: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簽約,本輪投資者包括騰訊、軟銀和中金,本輪融資10億美元,投前估值140億美元,投后估值150億美元。本輪融資將于近期交割;同時,比特大陸將于9月在港交所交表,并于年內在香港正式上市,預計市值300億美元。[2018/8/4]

但這依舊擋不住網友的使用熱情。

“用Q幣的人多,騰訊公司信譽不錯,大家都放心用Q幣進行交換。”一名Q幣店鋪老板稱。

時任深圳腦庫經濟學專家鄭磊曾對媒體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當時Q幣使用者超過兩億人。業內人士估計,當時國內互聯網已具備每年幾十億元的虛擬貨幣市場規模,并以15%~20%的速度成長。

而經濟學家早就指出,只要人們信任虛擬貨幣的發行機構,這種貨幣就能像真實貨幣一樣發揮效用,成為“一般等價物”。

“Q幣只是方便用戶使用增值服務的一種渠道,它是個商品,只能在騰訊這個特定環境下才有價值,離開騰訊,它就不具有交換的功能。”

“Q幣是一種統計代碼,并非一種貨幣,并未在QQ之外領域流通。”

騰訊多次強調這些觀點。

但經過幾年發展后,Q幣完全跳出了騰訊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虛擬世界的“一般的等價物”,這個結果騰訊自己也未必預料到。

可以看到,Q幣的登頂之路,依賴于快速擴展的發行渠道、豐富多彩的使用場景,當量變引起質變,在較大范圍內,建立受眾的信用共識。

而Libra的發展也必將類似,除了找到適合的場景外,還需要場景和渠道能夠快速擴張、觸達足夠的普通人并依靠場景鎖定客戶帶來一般性共識,這才是達成Libra愿景的關鍵一步。

這一步已經千難萬難,可還不是成功的彼岸,在這之后,如同Q幣一樣,Libra也必須與懸在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正面角力,那就是——監管。

激辯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成為了事實上的“一般等價物”,自然逃不脫監管與輿論的關注,Q幣也不例外。

在2005、2006年,已經有零星的聲音,在討論Q幣在網上使用“泛濫”問題,但真正揭開輿論風暴的,是一篇文章。

2006年第7期的《法制與新聞》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虛擬社會四大怪象的法律拷問》。作者是時任江西科技師范學院法學院客座教授楊濤,他在文章中討論了網絡上四個“怪象”:虛擬財產、虛擬貨幣、虛擬人、網婚。

Q幣是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虛擬貨幣”的重點討論對象:

楊濤認為,現在Q幣已經超出騰訊公司提供的服務范圍,正在逐步成為網上的一種交易工具。

“在虛擬的世界中,有足夠多的人認可某種‘貨幣’的價值,該貨幣就完全可能成為物質交換的替代單位,現在QQ使用人數有數千萬,已經具有這個認同的基礎。”

“如果虛擬貨幣充當了貨幣的功能,而這種虛擬貨幣充又是由商家隨意發行,其總量也不受到限制,必然會對我國的金融秩序產生沖擊。”

“Q幣將沖擊我國金融秩序、沖擊人民幣體系”,這個觀點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Q幣從一個公司的產品,被形容成威脅央行威脅金融穩定的“危險份子”。

當時,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門戶網站,甚至境外媒體都在討論Q幣是否是虛擬貨幣,是否已經具備了貨幣屬性。網易還推出了調查投票,最終有一半以上的投票網友,認為“Q幣沖擊人民幣”。

烈火烹油之際,楊濤又發表了第二篇文章,給央行的《對Q幣等加強監管的建議書》。

這篇文章中,楊濤承認,Q幣目前只是具備了“貨幣”的某些屬性,根本還不能與人民幣相提并論,其要成為所謂的“貨幣”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雖然不具備回兌功能是Q幣具備“貨幣”功能的一大障礙,但是,楊濤表示,并不能由此絕對說Q幣不能形成一般等價物屬性,不會具備“貨幣”的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

“因為,‘貨幣’只要在市場被認可,能用其來進行交易,不需要回兌功能也可能成為一般等價物。”

楊濤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Q幣繼續按照現有的發展趨勢,則有可能形成‘沖擊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

輿論再一次被點燃,圍繞“Q幣是不是貨幣”話題,知名學者、專家展開論戰。

一方,支持楊濤言論,認為Q幣已經具備貨幣屬性。

互聯網評論家順風認為,貨幣具備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五大職能,而Q幣已在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儲藏手段四個方面部分具備了貨幣功能,其一般等價物屬性正在加強,Q幣的確已開始出現新的貨幣形態的“萌芽”。

一方則認為,Q幣只是商品,沖擊人民幣體系純屬危言聳聽。

律師于國富堅持認為,Q幣并不是電子貨幣,“市面上的人民幣絕對不會因為有多少人買了Q幣就會多印刷,網絡貨幣的發行是以人們的購買量為基礎的,跟國家金融體系毫無關系”。

更現實的觀點是,騰訊不可能開通Q幣與人民幣的雙向兌換,否則會面臨巨大風險:一是自身的資金鏈斷裂;二是遭遇惡性擠兌。“任何商業公司都不會去冒這個風險,只為出一個成為“虛擬央行”的風頭。”互聯網實驗室梁春曉分析。

一方從理論角度剖析,認為Q幣不是貨幣;一方在說趨勢,“Q幣”在短時間內獲得網友認可,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是否會成為網絡世界唯一貨幣?

雙方爭論不休,央行也出面表態:已經開始關注虛擬貨幣話題,并且正在認真研究之中;包括虛擬貨幣在內的電子貨幣將成為繼電子支付后又一個監管重點。

“說到Q幣已沖擊人民幣,我個人判斷還沒有到這么嚴重的程度。”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如果說有通過虛擬貨幣的渠道進行洗錢犯罪的話,這是人民銀行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和打擊的一個方面”

討論最激烈的時候,甚至有專家呼吁建立中國“網上布雷頓森林體系”:將虛擬貨幣和人民幣掛鉤,人民幣再和金屬貨幣掛鉤,保證虛擬貨幣發行在公司能力控制范圍內,完善虛擬貨幣回收環節,開放官方回收虛擬貨幣渠道。

如果當時這一步邁出去,Q幣也會成為事實上的“穩定幣”。

而旋渦中的騰訊則還是堅持一貫的態度:從未想過發行“貨幣”,公司也不認為Q幣會成為虛擬貨幣;Q幣只是服務于騰訊體系內,在體系外毫無價值。

但騰訊卻一直沒有公布自己發了多少Q幣,并且表示,不反對用戶私下交流Q幣。

最終,監管在2007年2月到來:中國14家部委以及央行聯合發起了針對虛擬貨幣交易行為的專項打擊行動。

通知說,將“加強對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貨幣的規范和管理,防范虛擬貨幣沖擊現實經濟和金融秩序”;“政府將禁止倒賣虛擬貨幣,并要求經營企業嚴格區分虛擬交易和電子商務的實物交易”。

幾個月后,在騰訊公布第一季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問:“針對Q幣的監管政策產生了什么直接影響?”

“沒有影響。”騰訊總裁劉熾平回答,“去年底關于Q幣是虛擬貨幣的傳言毫無道理。”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騰訊調整了Q幣設計:下調了用戶間轉讓Q幣的數量,關閉了將游戲積分轉成Q幣的渠道,減少Q幣在市場上的流通量。

回歸

之后Q幣的故事,可能不會讓加密貨幣信徒們滿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崛起,監管集中在了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崛起,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

網上購買、消費,再也不是問題,也不再需要Q幣。

Q幣也慢慢回到最初的模樣,只存在于騰訊生態中。

而Q幣再次回到監管口中,是在2013年,作為互聯網虛擬貨幣與比特幣并列。

2013年第七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上,時任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發表了主題演講《互聯網時代的商業銀行創新》,其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中央銀行要嚴格地監管銀行是因為它能夠創造貨幣。現在互聯網上有互聯網上的貨幣,比如說Q幣、還有現在的比特幣等等,互聯網也在創造貨幣。

凡是能夠創造貨幣的,如果能夠對社會公眾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的,監管當局應該對它進行監管。

全球進入到了信用貨幣時代,全球主要靠一個主權國家的貨幣在進行交易,美聯儲的一舉一動能夠影響牽動全球的金融市場。貨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對貨幣視而不見、不管是不可能的。只不過現在在虛擬網絡上所出現的貨幣的交易量有限,現在為止監管當局還沒有直接監管,但是遲早這個問題會提上日程上來。

時光荏苒,在后來的數字貨幣關注者眼中,Q幣已經“泯然眾人矣”,用Q幣支付項目尾款的段子,已經被大家當成了笑談。

可誰又會想過,這個段子曾經是那么真實,甚至差點成為你我的日常?

而這會兒再看馬化騰對于Libra的評論,“技術都很成熟,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已然是別樣風味。

“只不過那時沒有區塊鏈技術。”有區塊鏈從業者向31QU感慨。

未來

相對于Q幣,Libra無論從愿景、實力、技術等上看,都要大出許多;可相應的,困難也會成倍增長。

無論是切實的落地場景,還是快速擴展的可能,這些本身都已經是數字貨幣急需解決的難點。

也不同于Q幣興起時,電子支付領域還幾乎是空白,Libra現在面對的,是法幣電子支付領域成熟的產品筑的壁壘。

雖然Libra的戰略是面向弱國替代主權貨幣,可是第三世界國家孱弱的電子支付基礎設施,也會成為Libra的難題。

更何況,在這一切都解決后,Libra還會直面監管的壓力,“貨幣無國界”,但“無國界貨幣”的組織和成員可都是有國籍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數字貨幣引領的一場變革就要到來。G20峰會上,關注“數字貨幣、加密資產”已然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從“銥星計劃”到馬斯克的“全球Starlink”,從Q幣到Libra,技術一直在變,可人類的夢想卻始終不變。

馬云評價QQ和Q幣時曾說,“QQ的確有點可怕,他的攻擊總是悄悄的。”

悄悄的,數字貨幣的變革也早已開啟。

部分參考資料:

1《騰訊傳》吳曉波著

2虛擬社會四大怪象的法律拷問

3對Q幣等加強監管的建議書

4Q幣引發大討論央行擬明年監管虛擬貨幣

5網民地下交易買賣Q幣引發央行關注

6Q幣被盜走向誰喊冤可買實物監管卻成空白

7三方激辯Q幣民間交易

8騰訊Q幣真的會擾亂國家金融秩序?

9劉熾平:針對Q幣的炒作對騰訊沒任何影響

10全國人大常委吳曉靈稱比特幣應納入監管

聲明:“31QU”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31QU”授權。未獲授權嚴禁轉載。

Tags:LIBLIBRA游戲幣元宇宙libra幣最新消息LIBRAF游戲幣多少錢一枚元宇宙官方網站注冊

火必
Google是否會抓住Facebook遺漏的區塊鏈90%潛力?_GOOD

摘要:?除加密貨幣外,區塊鏈還含有更多的潛力。尤其是在智能合約方面。據福布斯報道,Google和Chainlink之間最近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Chainlink提供運行智能合約所需的各方面信息,

1900/1/1 0:00:00
Ripple全球銀行業務主管:Ripple和Swift不是競爭對手,兩者可以互補_PPL

Ripple全球銀行業務主管MarjanDelatinne近期在全球區塊鏈峰會上談及Ripple與MoneyGram的合作時表示:“MoneyGram是全球最大的支付服務提供商之一.

1900/1/1 0:00:00
牛市情緒再漲 CFTC授予ErisX加密期貨產品許可證_加密貨幣

據Coindesk7月1日報道,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已授予TDAmeritrade支持的加密衍生品供應商ErisX衍生品清算機構許可證,這是該交易所已獲得的指定合約市場許可之上的二級批準.

1900/1/1 0:00:00
LBank 啟動 VO (Voken) 凈充值大賽 充值持幣瓜分 300 萬大獎_BAN

尊敬的LBank用戶: 為慶祝?VO(Voken)上線LBank,支持社區生態。LBank將開啟總獎勵3,000,000VO的「充值獎勵大賽」.

1900/1/1 0:00:00
JEX上線周BCH期權0712公告_USDT

BCH看漲期權 代碼周BCH看漲0712期權標的BCH合約類型歐式看漲期權計價單位USDT最小價格單位0.0001USDT合約比例50:1.

1900/1/1 0:00:00
以太坊2.0階段0規范已凍結 我們距離信標鏈階段Staking又近了一步_STAK

以太坊基金會開發人員DannyRyan昨日宣布,以太坊2.0的第一個階段(信標鏈階段)的規范已經凍結.

1900/1/1 0:00:00
ads